长沙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4618893.html
由“土猪肉”说开去
文/黄戈
早些年,经常开车下乡,见路边有猪肉摊,总爱带点肉回城,说是农村的土猪肉鲜美。
这几年长住乡下老家,才知道那些年买的土猪肉怕是没几回真货,水货俱多,可以说基本是自欺欺人。因为,真正的土猪肉,在农村也是奢侈品。
我们黄家院,在集体化时,每家每户一年至少出栏两到三头猪,队里常按每户出栏头数调整猪饲料和土地。我母亲曾经是养猪能手,既喂养母猪,也养肉猪,队里分给我家的饲料和土地比别人家多出一大半,我和大妹经常抱怨我家的土地太多,家里养猪太多。地里的活、打猪草、打柴火,忙得我们焦头烂额没点休息时间。
现在的黄家院,前年养了九条猪,去年出栏了七条猪,今年呢,只有六条猪出栏。我在附近村庄做了调查,包括山村,大体差不多,几十户的村组,真正养猪的就那么三五户,总共几条出栏猪。物以稀为贵,要吃上正宗的土猪肉,农村都难,何况城市乎!
如今农村人也攀比上了城里人,吃肉讲究土猪肉。只要听说谁家杀猪了,都会提前预定,真正的土猪根本不用上市,都是附近乡亲到家里去提。当然有一点不用操心,农村不可能有注水肉、病猪肉与母猪肉。这些东西逃不过村民的眼睛和民风监督。
我认识几个屠夫朋友,他们上市的土猪肉大致的程序是,到养猪场一次买几条,然后到家里养个把月,当做土猪肉销售。这已经是比较好的了。旺季呢,这点短暂的喂养调节过程都没有。
正宗的土猪是以菜蔬为主饲料,熟食喂养。现在能坚持家养生猪的基本是两种人,一是非常勤劳又不出外打工的六七十岁的老龄家庭,一是生活比较贫困又无法通过其他途径赚钱的村民。只要是家养生猪户,他们是绝对不会买配制饲料来喂猪的。勤劳的农户有的是菜蔬,贫困户想买饲料也没钱。他们养的猪,一般要十个月到一年多才出栏,你放心吃,肉质淡红富有弹性,食之鲜美清爽,肥而不腻,回味无穷。而养猪场饲料猪大多是配置了各种生长素,一般是三到四个月出栏,精肉多于肥肉,看上养眼,食则寡淡无味。
邵阳隆回有一佳肴名叫“猪血丸子”,材料以猪血、豆腐、鲜肉辅之以鱼香叶等揉团熏制而成。村民说,现在的猪血丸子很难做出过去那种浆红色,一个屠夫朋友告诉我,饲料猪的血比家养猪的血要淡而散,放再多也调不出家养猪的那种浆色来。而现在能有几条真正的土猪?!
大凡批量上市的农产品,尽管标明“绿色、环保、无农药残留,无公害”,那至少是有水份的。我观察,即使不以公司名义生产的,农村种粮种菜的专业户,也是会追求高产快熟的,照样离不开农药化肥与生长素。以水稻为例,农民自给自足种的,一般只打一次农药,而种粮大户一般会打三次农药。可惜的是,即使在农村,百分之七八十的农户都不自种精食而改吃商品粮了。去年我们黄家院还有五六户自种稻谷,今年全外包给大户集中种植了。我观察了一下,所谓承包人根本就不种地,只是拿国家的所谓大户补贴。种稻的人则是捡田来种省个租金而已,他们才是真正的商品粮商。光除草剂就打了两次!我们当地人是根本不买这个精吃的!不过,当地人买的商品粮又焉知是不是一路货色?
农村集约化、公司化与土地集中流转的速度在加快,如果不加以规范,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所谓流转或承包的危害性怕是会越来越厉害!
非常庆幸,尽管在城市生活了40多年,我还是习惯乡村生活,退出江湖后我是义无反顾的返了乡回了老家,说多幸福可能谈不上,但至少能够吃上知根知底的土猪土鸡土鸭,吃上自种而勿施农药的菜蔬。
这不,早上,夫人又赶早到邻家买了一腿土猪肉回来过年用。
隆回资讯文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