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白癜风如何治疗 http://m.39.net/pf/a_4793244.html红烧肉
常鱼A常鱼
红烧肉这个名字,从修辞上来说,是有问题的,究竟红烧的什么肉?有含糊不清之嫌。但在现实生活中,就和医患纠纷一样,医方发布宣告开宗明义第一句话就是:医学上没有任何问题!然后才是其它问题。红烧肉也没有任何问题,它一定是红烧猪肉的专属名字,其它任何肉红烧都不可能也不允许叫红烧肉。不唯如此,单独一块“肉”出现在语言和文字中,比如说肉价上涨,没有任何疑问,必然是猪肉价格上涨。
民以食为天,如果这天上有太阳的话,这轮太阳必然是红烧肉。甚至在某些地方,红烧肉已经有了虔诚的宗教意味。年轻时去隔壁乡镇出席女同学的婚礼,酒过三巡,菜过五味,突然响起了鞭炮。当地人提醒,红烧肉要上桌了!人人喜气洋洋,举杯共饮。当时心里就嘀咕,红烧肉凭什么有这么高的位置?新娘子也没享受这种待遇啊!难道红烧肉比新娘子还要高级,新娘子就不如一碗红烧肉?后来班花一家发展得很好,任何时候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每每遇到就给她泼冷水:拽什么拽,不如一碗红烧肉!每每这个时候,校花美妙的肉体都笑得花枝乱颤。
无独有偶,有一位朋友的孩子,不知什么原因,到了无肉不欢的程度,桌上只要没有红烧肉,就会撅着小嘴说,今天桌上怎么又没有菜啊?有一次他父亲实在忍不住发火了:你以后再天天杠嗓要吃肉,以后长大了就不给你找女妆!小家伙吓得都快哭了,还是回嘴说:就是找不到女妆,我也要吃肉!事后,有人教育他父亲,这孩子有潜力啊,小小年纪就深谙历史唯物主义辩证法,知道老婆不过是一时的,而红烧肉是伴随终身的。还有促狭鬼说:这孩子懂事啊!孝顺啊!等他有女妆了,你要是想爬灰的话,给他一碗红烧肉,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
要烧好一碗红烧肉,说难也难,说简单也很简单。老家有位巧妇说,烧红烧肉不用动脑筋,就一个字,要有糜功。妇人粲然的笑容,让人想起了王菲的那首《开到荼蘼》。所谓糜,其实就是要慢慢地炖,慢慢地入味。红烧肉的火候,一是要有火,二是要善于等候。要把肥肉的油逼出来,要把瘦肉中浸入油。唯有如此,才能达到那种境界,那十二字真言的境界:肥而不腻,瘦而不柴,有口皆吞!
记得上学时,最向往的就是食堂里的红烧肉,那时的红烧肉,飘在一个硕大的不锈钢桶里面,捞出来的瘦肉,几乎都泛着彩色的虹。攒半个月的钱,能吃一次红烧肉,临近要吃的那几天,心里都不由自主地兴奋。台湾歌手童安格有一首《生命等候》当时非常流行,副歌高潮部分:让生命去等候,等候下一个漂流!被同学们唱成了:让生命去等候,等候下一次红烧肉!
肉曾经是身份的象征,曾经是炫耀的资本。在那个年代,真的有人,杀猪的几乎就在隔壁,他提一条两指宽的肥多瘦少的窄肉,不走正路走邪路,全村逛一趟,才跨进自己的家门。一路之上,收获了满满的,田螺肉子一般的,羡慕嫉妒恨的眼球。
家里有喜事了,最引人注目的不是什么事,而是什么事之前的杀猪仪式。只要杀猪,周围总是簇满了大人小孩。杀猪的二嗲嗲,人不胖,很精神,头发都往后招,灰色的中山装干干净净的,像极了晚年的周恩来。活计都交给了两个儿子,谁家杀猪,他只是去招呼一下,然后指挥。也不收什么工钱,得个猪头猪尾子,还有一张猪皮。高潮就在剥猪皮,两个儿子给猪放血之后,一人抱着一根猪腿,一前一后使劲地吹,开始站着吹,后来躺着吹。满脸涨得通红,腮帮凸起,眼珠突出,让人明白了一个道理,吹牛皮很容易,吹猪皮是很难的。等到猪腿鼓起来,弟兄俩一人拿一长长的铁钎,从各自的根据地出发,开始皮下运动,最后在猪毛下会师,接着再从另两条腿开始继续长征,一四方面军会师而后一二方面军会师,最终一张完整的猪皮被胜利剥出来了。
其实剥了皮的猪肉远没有带皮猪肉好吃,纯猪肉也没有带骨的的猪肉来得香。如今农村的菜市场也残忍地实现了骨肉分离,但总有些深谙厨事的妇人,在买一份上好的前夹肉的同时,吩咐屠夫再剁一根长肋骨。真正的红烧肉,便如同娉婷的女子,有人喜欢骨感,有人喜欢肉感,但最美妙的还是红白匀净的骨肉相连。
农家喜事的那一头猪,历来都被做尽了绣花功夫。别看一头猪养个一年多,少则二百斤多则三百斤,其实是不够吃的。家有喜事是要连吃三天的,亲戚朋友都是通家搬,那时哪家兄弟姐妹都是六七个,加上本家朋友,基本上就小半庄了。正日这一天,还要请庄客,一般人家最起码小队里一家一客,有点底蕴的人家会全村搬烟囱请客,也就是说全村只要烟囱冒烟的,一家一客。所以一头猪无论如何是不够吃的,因此作为主角的红烧肉开始有了配角。有事最常见的是芋头茨菇萝卜,因为这三样食材尽熬,在大锅肉里衬得住,别的素菜容易烧渣了熬化了。
平常日子,家里孩子众多,红烧肉也如同现如今的影视剧,戏不够,感情凑,也是要给他找个伴侣,制造点绯闻,不然,无法应付那些望眼欲穿的虎狼之师。红烧肉不孚众望,是高票房作品中最好的主角,什么扁豆蚕豆四季豆,什么青菜韭菜黄芽菜,什么土豆南瓜甚至山芋,只要是地里有的,都能成为配角和群众演员,只要和红烧肉一相偎,便胜却人间无数,那些素材便会有脱胎换骨的美,甚至有人说,比肉本身还要好吃。红烧肉是所有配菜最好的恋人,红烧肉是所有素菜最难忘的青春。
吃到最后,千万不能忘了,还有剩下的美好的肉汤。肉汤泡饭是家中最宠爱子女的最爱和最高享受,特别是芋头肉汤,整个米饭都几乎从粘性发展到了灵性,精灵一般地再口腔里调皮调戏,那种转瞬即逝的美妙,所有的香气都长出了欢快的尾巴。
故乡的红烧肉曾经是远近闻名的,计划经济年代,只要中央有人到省城视察,县城第二招待所的老厨师便会请过去,给领导专门烧这一道红烧肉。当年二招的二师兄便身娇肉贵,普通人根本享受不到。家里有个亲戚是个小队长,有一年不知咋的,轮到他去街上开会。我们那边上县城不叫上县城而叫上街,兴化不叫兴hua的平声,而是变成了大仄声,那声音就像到别人家米缸里偷米,深深地挖下去,又厚墩墩地凹上来,从高八度到低八度再到高八度,真正的发自肺腑。队长回来,逢人便吹:兴瓦的红烧肉,你不晓得多好七,一上桌子,踏踏的一赛莲碗就光了山,碗里剩下的不是汤,是小半碗油,很快就被大伙儿用素菜刮掉了!
妈妈烧的红烧肉是最不会过日子的烧法。不放花椒不放八角,就是简单的葱姜酒酱油,老抽也没有,却是用红糖熬制的糖色,又红又亮,架架尖尖一赛莲碗,端到到桌上,红烫烫的颤巍巍的,热气腾腾的,一把大蒜花一洒,浓郁的香气,满屋子都是。这时我和弟弟,就如同西游记中的小妖,大声地欢呼:糖色肉!唐僧肉!
孰料第二天,还有肉,不过量少了,里面拌了素菜,什么素菜不一定,地里有什么就是什么,有一年居然是山芋,粉粉的甜甜的香香的。第三天居然还有,已经没什么肉了。第四天就是肉汤烧青菜了,竟然也异常的鲜美。第五天以为没了,谁知桌上,俨然有一碗,鸡汤一般的,黄香香的油渣炖豆腐。第六天以为真的没了,青菜汤上了桌,母亲开始变魔术,挑出了一大块炼乳般的脂油,投到菜汤里,猪油那种自然的浓香,时至今日,犹在萦绕。
一顿红烧肉,妈妈如同古代军事家一般,级级退兵,缓缓余香。一周的糖色肉香,一周的唐僧肉香,四周都有余味。让红烧肉,离我俩越来越远似乎又越来越近,因为为下一轮的红烧肉可能又来了!
后来,母亲的红烧肉真的离我们越来越远了,母亲也离我们越来越远了,直到有一天,永远的远了。
不过有时候照镜子,感觉母亲离我又越来越近了,我发现,我长得越来越像妈妈了。
如今的肉越发的贵了,我决定,明天早上去超市,买一条带皮带骨的五花肉,不放花椒,不放八角,红糖熬色,给女儿儿子烧一碗浓香四溢的红烧肉。
常鱼,江苏兴化戴南人,业余坐家,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以字为食,不以文为生。
老铁们,很多读者反映收不到推文。腾讯现在新的规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