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白癜风医院是哪家 http://m.39.net/pf/a_7534559.html?市场背景
全国生猪市场自9月初开始转入下跌后至当前,全国瘦肉型猪出栏均价从18.2元/公斤跌至了16.1元/公斤,回到了7月1日前后的价格水平,即将跌破16元/公斤大关。历时近2个月,跌幅10%以上。其中在9月中旬和10月中旬各经历了一次时间在10天左右的下跌,跌幅在1元/斤左右,其他时间基本平稳。而玉米价格(14%水分)不到3个月的时间从2.4元/公斤以上跌至了1.9元/公斤附近,下跌幅度达到20%以上。玉米下跌速度大于猪价下的速度,造成猪粮比价迅速提升,现已达到8.2:1左右,很有可能在短时间内便触及8.5:1的“过度上涨”预警线。
在这个背景下,年10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农业部、商务部四部联合发文,对年5月份发布的《缓解生猪市场价格周期性波动调控预案》(年第9号公告)进行了修订。因首版调控预案在年1月份发布,故此版调控预案被称为3.0版猪价调控预案。
因此次调控预案发布时间正值猪价和玉米价格均大幅下跌而导致猪粮比价上涨,这一历史罕见现象出现。所以,在年11月3日晚,被业界誉为中国猪市分析预警第一人的搜猪网_中国生猪预警网首席分析师冯永辉老师做客搜猪网在线视频会议室,为养殖户深度解读了此次3.0版猪价调控预案。会议下半节,冯老师细心解答了参会者提出的一些列问题,并与大家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与沟通,参会者纷纷表示收获颇丰。
以下为此次在线视频会议的实录概要。
?主预警指标的选择政府正式出台猪价调控预案是在年1月份。第一版本的调控预案名称为《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调控预案》,但实际上并未直接选择生猪价格作为主预警指标,而是选择了可以衡量盈利水平变化的猪粮比价作为主预警指标来调控市场。
之所以用猪粮比价作为主预警指标,是因为生猪市场猪价变化的源头在于生产结构和产能的变化,而影响生产结构和产能变化的动力来自于养猪盈利的变化。养殖户多养猪还是少养猪,是跟着当期猪价减去成本后的盈利水平走的,而不是跟着猪价走的。所以单纯盯着猪价的绝对价位来调控肯定不科学,更无法来指导生产。因此,选择一个实际操作性强的能够科学、准确、实时的衡量养猪盈利水平变化的指标,作为生猪市场变化的预警指标比直接选择猪价作为主预警指标要科学。
?“猪料比价”比猪粮比价更符合当前养猪业实际情况“猪粮比价”是生猪出栏价格与玉米价格之比。但是用玉米价格这一个指标能不能完全代表成本的变化?“这显然是不能的!”冯老师提到。猪价的成本结构中包含仔猪成本、人工成本、固定资产折旧、防疫成本、贷款利息,以及占比最高的由玉米、豆粕、小麦麸、预混料等构成的饲料成本。此成本结构中人工、折旧、利息、防疫等短期内很难发生大的变化,短期变化比较大的主要是玉米、豆粕、小麦麸等价格。
上世纪九十年代‘猪粮比’这个概念提出并被用于作为衡量养猪盈利变化指标的时候,用玉米价格变化来衡量养猪成本变化是符合当时的情况的。因为当时散养户占绝大多数,养猪的所有支出几乎全部来源于玉米,所以猪粮比价在小农经济时代确实能够反映养猪的盈亏。但是随着国内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的快速发展,养猪业与九十年代相比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工业饲料的使用已经非常普遍,支出不再以购买玉米为主,豆粕、麦麸、人工、防疫等方面的支出投入占比越来越高,玉米作为主预警指标已经不再适合当今的养猪业。
比如,根据我们搜猪网的测算,玉米与豆粕在全价饲料构成中虽然添加占比分别为60-65%和18%-25%,但豆粕价格通常高于玉米价格一倍以上,因此,在饲料成本结构中豆粕只是略低于玉米,但一个是能量饲料一个是蛋白饲料,互相没有替代关系,因此两者价格变化互不影响,经常出现玉米价格上涨、豆粕价格下跌或玉米跌豆粕涨。因此,采用全价配合料价格代表成本比玉米价格代表成本、猪料比价比猪粮比价更为科学也更符合当前实际情况。
另外,也不应该利用当期实时数据,今天的出栏价是由今天生猪的出栏量和需求量博弈产生的,而今天出栏的猪的成本则是由过去的5-6个月内的成本累计的,养殖户库存饲料的周期通常在1个月以内,因此最科学的算法是今天的生猪出栏价与出栏体重得到总盈利,再减去过去5个月的累计投入。我们在年政府发布第一版的猪价调控预案时就建议政府,希望用‘猪料比’替代‘猪粮比’为主预警指标。”
?猪价调控实际始于年国家生猪调控历程图
冯永辉老师讲到,实际上政府开始调控猪价可以追溯到年。虽然当时并未出台具体的猪价调控预案,但开始发布并执行的母猪补贴等补贴政策实际上是从刺激生产的源头母猪存栏来调控猪价,补贴政策激励养猪人扩大规模,从而增加后期供应,避免出现供应短缺导致的过度上涨。但历史数据显示,-年,猪价与猪粮比均相对平稳,波动幅度明显小于年以后。年后猪价和猪粮比价均开始大幅波动,猪粮比价最高点甚至在年年底和年年初达到接近10:1的高位,当时CPI同比涨幅8%以上,当时很多经济学家将那年的通胀定义为猪价暴涨引起的猪通胀!当年的养猪人也都大赚发了猪财,年又恰逢农历猪年,因此那年被称为“金猪年”,这也是我们搜猪网即将上线的电商平台“金猪商城”名称的由来,是期望养猪人像金猪年那样都能养猪赚钱。
年至今,调控预案已升级了两次,平均每三年升级一次。
?年1.0版猪价调控预案在母猪补贴政策实施两年后,年1月,猪价延续年4月份开始的大幅下跌而逼近成本线,即将进入亏损。由于、年全国养猪热情高涨,导致产能过剩,年可能进入过度下跌和深度亏损。基于此,发改委联合六部首次出台了《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调控预案》(年第1号公告)即1.0版猪价调控预案。预案主预警指标猪粮比价不低于6:1,辅助指标为仔猪与白条肉价格之比不低于0.7:1,生猪存栏不低于4.1亿头,能繁母猪存栏不低于万头。“1.0版的调控预案只将猪价过低的区间进行分级预警,三级蓝色预警区域为6:1~5.5:1,二级黄色预警区域为5.5:1~5:1,一级红色预警区域为猪粮比价低于5:1,并没有对猪价过高区间进行分级预警。”冯老师提到,“年所发布的调控预案是单向调控,对于过度上涨只是说猪粮比价超过9:1会增加中央猪肉储备的投放、并给低收入人群进行补贴。可以看出当时的政府只是为了防止猪价过度下跌。而从远期看,终极目标为防止养殖户过度宰杀母猪,而造成来年猪价过度上涨。但当时对月度母猪存栏量同比下降的界限并未做出规定,而这点在未来的两次调整中进行了补充。”
?年2.0版猪价调控预案年全国猪价大涨,再次引起社会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