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源于肾虚!养好肾,才是硬道理!
现在很多人得痛风,发作起来痛得冷汗直流,拖着腿也走不动。这种病不发作的时候人好好的,到医院也查不出来什么毛病,只是告诉你尿酸高点,其他没事。
尿酸怎么会高?医生说是因为喝酒过多、吃了太多高蛋白食物。很多人听了马上控制饮食,可是不管怎么忌口,该发作它还是痛。为什么会从大脚趾头开始痛,后期还会出现关节畸形?
其实这也是肾虚的一种症状,因为肾的过滤功能减弱了,血液里的酸毒排不出去,随着血液循环流动。大脚趾关节是人体的最末梢关节,酸毒的结晶体最容易积聚在这里,也有的人是大拇指关节痛,都是同样的道理。
如果你不去调整肾脏,恢复它的过滤功能,酸毒结晶长期挤压关节,最后关节不能正常活动,出现变形了。所以痛风患者不仅要改变饮食习惯,更关键在于恢复肾脏的机能,提高过滤能力,把酸毒排出体外才不会再复发。
肾乃“先天之本”,不可不知也。肾有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主水液代谢等功能,被称为“先天之本”。肾亏精损是引起脏腑功能失调,产生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肾不好,怎样养肾?1护好自己的双脚足部保暖是养肾的一种方法。这是因为肾经起于足底,而足部很容易受到寒气的侵袭。因此,足部要特别注意保暖,睡觉时不要将双脚正对空调或电扇;不要赤脚在潮湿的地方长期行走。
另外,足底有许多穴位,如涌泉穴。“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每晚睡觉前可以按揉脚底涌泉穴,按摩涌泉穴可起到养肾固精之功效。
2大便要畅通大便不畅,宿便停积,浊气上攻,不仅使人心烦气躁,胸闷气促,而且会伤及肾脏,导致腰酸疲惫,恶心呕吐。因此,保持大便通畅,也是养肾的方法。
大便难解时,可用双手手背贴住双肾区,用力按揉,可激发肾气,加速排便;行走时,用双手背按揉肾区,可缓解腰酸症状。
3饮水养肾水是生命之源。水液不足,则可能引起浊毒的留滞,加重肾的负担。因此,定时饮水是很重要的养肾方法。
4有尿不要忍膀胱中贮存的尿液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刺激神经,产生排尿反射。这时一定要及时如厕,将小便排干净。否则,积存的小便会成为水浊之气,侵害肾脏。因此,有尿时就要及时排出,也是养肾的最好的方法之一。
5吞津养肾口腔中的唾液分为两部分:清稀的为涎,由脾所主;稠厚的为唾,由肾所主。你可以做一个实验,口里一有唾液就把它吐出来,不到一天时间,就会感到腰部酸软,身体疲劳。这反过来证明,吞咽津液可以滋养肾精,起到保肾作用。
6饮食保肾能够补肾的食物有很多。除了黑色的黑芝麻、黑木耳、黑米、黑豆等黑色食物可养肾外,核桃、韭菜、虾、羊腰等也可以起到补肾养肾的作用。
7睡眠养肾充足的睡眠对于气血的生化、肾精的保养起着重要作用。临床发现,许多肾功能衰竭的患者有过分熬夜、过度疲劳、睡眠不足的经历。因此,不要过度熬夜,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早睡早起,有利于肾精的养护。
中药只能口服?那可不一定!仲景就有14种给药方法呢!导读:现代中医的临床用药主要以口服、外用贴敷给药为主,直肠给药、舌下含服等仍有少量使用,结合现代医疗技术,还可静脉给药等等。
本文回顾了仲景的给药方法,总结出了14种给药法,可真称得上是“多元化”了!
仲景在《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除内服给药外,还提出了其它给药法。根据有关条文,可总结为14种给药法。现述要如下。
1洗身法《金匮·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证治篇》载:“百合病,一月不解,变成渴者,百合洗方主之。”又载:“以百合一升,以水一斗,渍之一宿,以洗身…...”。
百合病,病久不解而变成渴,邪热留聚在肺,选甘微寒、清肺润燥的百合渍水洗身,此以寒治热也。盖皮毛为肺之合,其气相通,泄皮毛热即泄肺热。
药物浸渍或煎汤后洗身用于疾病防治的方药很多,如吾地乡人以苏叶煎汤沐浴治疗感冒,其效甚卓。
2药摩法仲景在《金匮·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篇》中提到头风摩散方。以“大附子一枚(炮)、盐等分为散,沐了,以方寸七,以摩疢上,令药力行”。
仲景将本方用于偏头风症,附子辛热以劫之,盐之咸寒以清之,内服恐助其火,火动而风愈乘其势矣,而以药掺痛处按摩之,法捷而无他弊。
3含咽法《伤寒论》中云:“少阴病,咽中伤,生疮,不能语言,声不出者,苦酒汤主之。”
以半夏末内苦酒(醋)置去黄鸡子内,三沸去渣,少少含咽之。本方半夏涤涎,鸡蛋清敛疮,苦酒消肿。
笔者曾对咽喉肿痛生疮、声音嘶嗄者进行验证,其效用与珠黄散、绿袍散不差上下。
4着舌下法仲景在治尸蹶,脉动而无气,气闭不通,故静而死者,提出“令人以桂屑着舌下”。
舌下含化确为有效的救卒死给药途径,近代用硝酸甘油片舌下含服治疗心绞痛,较仲景倡此法要落后一千余年。
日本有人用猪大肠水解蛋白舌下含服疗痔,其机理与本法不谋而合。
5点烙法《金匮·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篇》中载小儿疳虫蚀齿方,以雄黄、葶苈二味,末之,取腊日猪脂溶,以槐枝绵裹头四五枚,点药烙之。
笔者认为蛀齿以雄苈液点烙蛀洞中,能够杀蛀虫,止疼痛。与其它方药相较,此方功卓。
6坐浴法狐惑病,蚀于下者,以苦参汤洗之。方载:“以苦参一升,以水一斗,煎取七升,去渣,熏洗。”
苦参苦寒,清热燥湿,祛风杀虫,对肛、阴部因湿、热、风、虫引起的湿疹等症,坐浴熏洗之,效验颇著。
7坐药法《金匮·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篇》载内阴户方二则,沥阴中汤一则。
妇人阴中下白物,以矾石丸内之。
湿热白带用解毒化湿之品局部用药,已被后人接受。如阴道炎、宫颈炎的治疗,阴道内坐药法简而效捷。
妇人阴寒,温中坐药,蛇床子散主之。以蛇床子“末之,以白粉少许,和合相得,如枣大,绵裹,内之,自然温”。
子宫寒湿,取辛温燥湿的蛇床子内阴中,助阳驱阴。寒湿型阴道、宫颈疾患加用蛇床子坐药,其功自倍。
妇人阴中生疮蚀烂者,以狼牙草三两,以水四升,煮取半升,以绵缠筋如茧,浸汤沥阴中,日四遍。
阴中生疮蚀烂,为湿热毒邪蕴结阴中为患,以狼牙洗之。
苦能清热、辛能散邪、毒能杀虫也。浸汤沥阴,与今日之阴道冲洗法,何其相似乃尔。
8烟熏法狐惑病,蚀于肛者,以“雄黄一味为末,筒瓦二枚合之,烧向肛熏之。”
考雄黄之主要成分为三硫化二砷,以火煅烧后,便分解及氧化为三氧化二砷,即砒霜,其毒性大增,对肛门风、毒、虫疾确具疗效。
笔者认为后人将砒剂配制成枯痔锭、枯痔散用于痔疾,与仲景之法,其理类同。
9渍脚法《金匮·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篇》载矾石汤治脚气冲心,《金匮·杂疗方篇》载救卒死而壮热者方,均用矾石煎沸后浸(渍)脚。
治脚气冲心方中,矾石用二两;救卒死而壮热方中,矾石用半斤。
矾石味酸涩、性燥,能却水收湿解毒,渍浸足踝,能起解毒收湿、引浊下行、收敛阳气之功,故对因湿毒引起的冲心、卒死,有一定疗效。
汉代而下的历代医案中,渍脚法治疗吐血、衄血、头痛的案例很多,扩大了仲景渍脚法的使用范围。
10外掺法《金匮要略》中载外掺方二则。
治金刃伤皮、肉、筋、骨的金疮,用王不留行散。
方中王不留行止血定痛,除风散痹;接骨木(木蒴藋)治折伤,续筋骨;芍药、黄芩助清血热;川椒、干姜助行血瘀;厚朴消散气滞;甘草益胃解毒;桑根白皮止血。前贤魏荔彤称本方为“金疮家之圣方,奏效如神者也”。
治浸淫疮,取黄连一味,为粉粉之。浸淫疮为湿热浸淫的一种皮肤病,黄连苦能燥湿,寒能除热,用于此症,药证相当。
仲景而下,掺药的运用范围扩大,种类增多。如外科疾病,由于疮疡性质和发病阶段的不同,方药之多举不胜举。
11蜜煎导法仲景将蜜火煎如饴状,手捻作挺,令头锐,大如指,长二寸许,内谷道中,治疗燥屎已至直肠,借蜜煎润窍滋燥之力,收导而利之之效。
后来消痔锭、肛裂锭等药的出现,更扩大了蜜煎的效果与使用范围。
12搐鼻法仲景在救卒死方中,提出“吹皂荚末鼻中”、“菖蒲屑,内鼻两孔中吹之”等法。
鼻为肺窃,职司呼吸,以这些气味浓烈、刺激性强的药物搐鼻,药从鼻入,开窍辟浊通阳,有利于呼吸功能的恢复,又解决了病人口噤,药物不能从口入的困难,为拯救垂危病人的有效方法之一。
13灌耳法救卒死方中提到“捣薤汁灌耳中”。
薤汁亦为芳香辛烈之品,耳、目、鼻、喉七窍相通,薤汁灌耳,能助开结通闭之力。
14灰埋法仲景救溺死方:“取灶中灰两石余,埋人从头至足,水出七孔即活”。既注意到保持体温,又考虑到使肢体干燥。
仲景方书中,还记载有药物涂面、吹耳等法,其作用机理尚待揭示,其临床效果尚待验证。
上述仲景十四种给药法,都是有效的给药途径,舌下含服、药摩、渍脚等法更属首创,可惜其中不少方法现今已弃置不用,为继承发扬祖国医学遗产,应当予以重视,推广应用于临床。
来源:肖相如频道,本文选摘自《菁菁园诊余笔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年8月。转载请注明出处。
董洪涛:中医如何诊治高血压导读对于高血压病来说,医生能做的非常少,只能帮助病人适当缓解高血压症状,但真正治本的却是病人自己。本文董洪涛老师讲述中医如何诊治高血压,言简意明,给予人以启迪。
一、高血压形成的原因
病多生于寒
仲景之所以著书名为《伤寒论》,他所重视的也就是这个“寒”字。而治病之法,也需以祛寒为主。寒邪自外而入,邪之来路也即邪之去路,所以治诸寒证需重视培养阳气以祛除寒邪。我临床所见,感冒是受寒,脏腑病也多因于寒,推之,肿瘤、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等慢性病证也与寒邪内客相关。
凡所瘀滞,皆属阳虚
凡身体有一处阳气不到,即在此处出现阴浊凝聚。阴聚则伤阳,导致阳气更虚。所谓阴浊,包括瘀血、痰饮、水湿等都是。大病如各种肿瘤、风湿性关节炎、高血压、糖尿病等皆缘由于此。因此若能阳气温通,则阴凝自散。通阳之法众多,或汤药扶阳,或开表散邪,或刺络放血,或艾灸宣阳。
二、高血压的症候
1、耳垂冠心病沟
正常人的耳垂一般是平洁光滑的,若耳垂出现一条斜线或皱痕,从耳屏间切迹向外伸展到耳垂边缘,这可能是冠心病、心肌梗死、高血压、动脉硬化、高血脂症等疾病的征兆。有人称此线为冠心病沟、脑动脉硬化耳褶征等。如果能掌握这一特征,就可提前发现疾病,及时治疗,从而增加康复的机会,并预防意外发生。
2、大椎穴处肌肉隆起
临床观察一些病人,其后项大椎穴处肌肉隆起如小山丘,或有压痛或无压痛,且多见于高血压、头晕、中风等病人。大椎为手足三阳经与督脉之会,人身所有阳经在此处交汇成一大穴,阳气从大椎可上达巅顶。若此穴滞塞,阳气不畅,清阳不能上升,浊阴不能下降,则成上实下虚诸证。必针之灸之,泄其滞,通其路。
3、男性高发
临床上可以明显观察到,男人远较女人多见高血压、中风、高血脂等症。我分析其原因,排除应酬饮食原因之外,亦可能在于女人有月经。女人借天地之力,每月排血一次,趁机排出体内的瘀血痰浊。这样无异于清洗了体内的瘀毒,而且是有规律地清洗。如此可以保证女人的身体不至于出现瘀滞不通的病理情况。
三、高血压与中风
一代医杰徐嗣伯认为,风眩之病起于心气不定,胸上蓄实,因此有高风面热之症。此即现代高血压病所出现的面热瞀眩及中风初期的风火僭张证。此论发千古之秘,惜未引起历代医家重视。今人治高血压多在重镇潜阳及活血化瘀上打算,而不识其证本质在于风。痰热相感而动风,风心相乱则闷瞀,徐氏主张用续命汤。
高血压保健——敛降相火
当前高血压、中风等脑血管病越来越多发,吃降压药也不能完全预防中风。高血压患者当敛降相火,平时可自己保健:
1、常掐后脚跟的大筋以及其两旁的太溪和昆仑穴,能引火下行;
2、点按风池、百会可祛风醒脑;
3、用双手十指梳头,自前而后,可促进头部气血运行。
诸法合用,既有降压之效,又有助于预防中风的发生。
今日诊治一中风患者,自述半年前晚上吃饭时突然上肢无力,不能用筷子。患者素有高血压,但家人都过于忽视,也不了解中风先兆,未能及时救治。
中风预兆
中风往往都有预兆,平时血压偏高的人一旦出现以下不适:
突发面部或上下肢无力或麻木;
突然讲话不清楚,或理解力下降;
突然眼睛视物模糊;
突发头晕或眼眩,感觉身体不平衡,或行走困难;
突发头痛,痛甚如裂等
需引起足够重视,速速就医,以免耽误病情。平时当注意养生,用中药或针灸调理都有预防效果。
如果病人血压升高,但其脉虚弱无力。此属虚证,以补为主,不可可妄泻,以防伤正。但据中医脉证用药针灸,不必硬套西医的高血压理论。如果硬要服药降压,恐怕会导致脑血管意外,即中医之中风。西医认为高血压需服降压药,否则易致中风。但对于此类病人,服降压药反而易致中风。此又不可不知。
四、从高血压看中西医学
身体不舒服了,一定要找西医确诊吗?——大可不必。西医确诊的目的是帮助病人康复,但中医辨证论治也照样可以让病人更好地康复。比如,头晕目眩,西医确诊为高血压,于是让病人服降压药,一直服到死为止;中医面对这样的症状会综合舌脉分析,以辨明体质与病证,对证用方施药,往往可以使症状彻底消失。
对于高血压病来说,医生能做的非常少,只能帮助病人适当缓解高血压症状,但真正治本的却是病人自己。现实的情况却正好相反,病人自己不知养生,肆意妄为,拼命折腾自己的身体,却要求医生治病。而有的医生只让病人吃降压药片,天天吃,天天降,到死方休。这样皆大欢喜:药商赚了钱,病人满意,医生也开心。
有网友不理解中医,反问我:有用中医治好高血压的吗?我的回答是肯定的。中医不但可以即时降压,还可以治本,让病人彻底康复。临床上这样的病例多不可胜数,又有什么值得怀疑的呢?我倒是奇怪,用药片降血压,天天吃药,到死都没有治愈高血压,如此治法居然是主流医学,令人十分不解。
多年的西化教育,让不少人迷失了。认为感冒要一周治好才是科学,肿瘤手术切除再加放化疗是科学,疼痛要用吗啡是科学,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终生服药是科学。而不知道感冒可以一天治愈,肿瘤不一定需要手术加放化疗,疼痛也可用针刺见效,三高症可从根本上治愈。当科学逐渐成了迷信,科学也不靠谱了。
为什么血压会升高?
高血压病人如果血压不是非常高,我的观点是尽量不要吃降压药。因为降压药是与人的生命相对抗。今天血压升高,用西药降下来了,明天又升高,又降压。如此反复循环,日日降压,不死不休。其实为什么血压会升高?中医认为是体内有所阻滞。不消除这种病理阻滞,而只是一味地降压,永远也不可能治愈高血压。
在应激状态下,为了保证上半身的血液供应,机体会自动调整血压,使血压升高。而大多数的高血压病即是机体处于应激状态的自然反应。因此,治高血压绝不能拼命降压,只盯着血压计的指标,这是治标不治本,如此治疗无异于雕影琢月,举火焚天,又有何用。缓解机体的应激状态,扶足元气,如此才是治本之道。
五、中医治疗高血压
有人问:中医能否治愈高血压?若能治愈,需要多久?各种慢性病症能否治愈,受许多因素影响。一则病人要配合治疗,坚持正确的生活习惯,积极养生保健,另外,亦需保持积极、开朗、向上的心态,并远离怨恨恼怒烦等五毒侵扰。再者,明医亦属必需。若病人积极配合,明医用心施治,即使大病重病亦可向愈。
中医汤药治疗高血压
如何根治高血压?中医完全有办法。临床所见中医的疗效相当不错。短期服汤药或针灸治疗之后,即可彻底停用西药。关键是要找到引起高血压病理阻滞的部位,每个人都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多与痰浊、血瘀、郁火等有关,阻滞的经络多在太阳经、阳明经或少阳经,部分病人亦有足三阴经阻滞。辨证用方多可速效。
朋友父亲因高血压而突然中风,症见眩晕、左侧肢体活动略差,伴周身多处动脉粥样硬化。诊脉辨证,处以小续命汤、张大昌朱雀汤加味,以及水蛭三七散。病人以此三方交替服药数月,诸多不适皆霍然若失。自述越服越舒畅,就一直不停地服了下去。一般来说我主张效必更方。但若病重药轻,缓缓图攻,亦可久服。
高血压针灸医案
针灸医案。一男病人,久年高血压,伴有心慌胸闷。年高体弱,心虚血瘀。为针神门、内关、大陵以养心,足三里与丰隆以通降阳明之滞。配合用下三皇扶正固本,兼有化瘀理血之功。太冲理心气、平肝阳。诸穴交替针治十数次,竟然诸症全消。今日病人复诊,说已经近一年未见复发,且已完全停服西药。
高血压针灸治疗效果极佳。对于尺脉沉而无力者,我衡喜针双侧下三皇,配合印堂、百会,有明显降压效果,且持续时间较久。若脉浮滑大者,即针泻丰隆、太冲、飞扬、足三里、昆仑诸穴,血压可即时下降。亦可针曲池以清利头目,缓解高血压所致诸头目不适。
预防之道,则需灸关元、肾俞、足三里诸穴,以固根本。
高血压针百会、印堂、风池、曲池、足三里,血压立降。
今日来诊一女病人,高血压,头内热哄哄感觉。其脉弦甚。此为木郁,当急泻木之实。针百会、前顶、后顶以降木火于上,足三里、太冲引火下行。针入一分钟许,病人自述头部有清凉感,渐觉头内冰冰凉,极是清爽。有时针刺确有不可思议之功。多年来我几乎每天都在从事临床工作,但仍时常被针灸的疗效所震憾。
足阳明经治疗高血压
某化学博士,左心区有一点压迫感,数月,曾检查心电图未见异常,服西药无效。检查其局部有一点压痛。其痛在足阳明经,循经针足三里穴而左胸痛立消。后来治疗高血压,竟然从此未再出现左心区不适。针百会、丰隆、内关,并在膈俞埋针,一诊后高血压即大有好转,连续治疗数次,高血压亦未再发作。
太阳经治疗高血压
男,高血压四年,未见任何不适,其脉滑大,舌下瘀滞。沿督脉以及两侧太阳经刮痧,并在出痧明显处挑刺出血,再用罐拔出瘀血,以活血祛滞,并透上浮之火。并用一寸长针在两侧膈俞穴平刺,针尖向内,用胶布粘住,保留一天。此法治疗效果很好,高血压渐趋稳定。膈俞穴埋针可迅速降低血压,其效非常。
膈俞穴埋针治疗高血压
若血压偏高,我常在膈俞穴埋针:用一寸细针,沿皮向脊柱方向斜刺,要求无任何不适,即可用胶布固定。再针百会、丰隆、足三里诸穴,则既可收即时降压效果,又能稳定血压,保持疗效。我治高血压,衡先诊脉,再针刺。针入再诊,脉浮大者多可迅速改善。针刺之功,效在顷刻,称之为桴鼓相应,亦毫不为过。
气压偏低,脑部气血不畅所致高血压
一女病人偏头痛,每天气变化即发作。自述20年前自意大利来到因斯布鲁克居住即开始发作。伴高血压、颈肩肌肉疼痛。此地势使然也。本此属于阿尔卑斯山区,气压偏低,脑部气血不畅而患病。针百会、印堂、灵骨、大白、三叉三、然谷、公孙、太白,配合推拿颈肩部,半年凡16诊而诸症次第皆愈,已停服降压药。
老年高血压
我曾在奥地利诊治过一老年患者,患高血压多年,服西药仍血压高。诊其脉属高年肾虚,相火上浮,因取下三皇、百会、足三里、太冲诸穴,连续治疗数次,病人十分高兴,说针刺降压效果明显,且血压更稳定。并说过几天就是他与老伴的金婚纪念日,这是我送给他的最好的金婚礼物!
六、几个治疗高血压的验方
1、柳枝煎水内服,引火下行
柳树得木气而春天发芽,木气升发,柳枝却向下而垂。从中医来看,柳枝得木气疏泄之性,却具敛降之力,此为取类比象思维。因此,柳枝能疏泻木气,清降肝火。高血压多属木火偏浮,引起上实下虚。
可考虑用柳枝煎水内服,能引火下行。一般要趁柳枝刚发绿尚未长芽时,其中所蕴木气最为饱满,且降压效果更好。清明之前未发芽的柳枝有祛风利尿降浊清火之功,既可治高血压,又治风肿尿闭。而发芽后即成柳芽,得木之敷和之气,能助肝之疏泄。或食用,或泡茶,皆好。在未开花絮之前采摘,晒干,同绿茶一起用开水冲泡,观之清香,饮之可口,颇有益于健康。此茶清泻肝火,消肿止痛,可防治黄肿病,又能治诸筋骨疼痛。
2、莱菔子重用治疗高血压
莱菔子即萝卜种,此药能升能降,生用则性升,可致呕逆;炒熟则降浊,能排痰气。李可老中医认为,此药生熟各半混用,服后上则频频打嗝,下则腹中雷鸣,频转矢气,此即气机旋转、激荡之明证,古人谓其去痰有推墙倒壁之功。
我治疗痰浊壅滞、阳明不降引起的高血压,常重用至30-50克,炒捣,煎服,有良效。治病时,可根据病人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
3、药枕方降血压
比如,高血压一般可服药或针灸,但有的病人不愿吃药,也不想打针,可用药枕方,亦有良效。野菊花、淡竹叶、冬桑叶、莱菔子、黄芩、白芍、川芎、蔓荆子、勾藤、蚕沙、酸枣仁各50克。上药切碎,制成药枕,可代替日常睡枕使用。平时经常翻晒,以利药枕气味散发。
4、三子降浊通下
春节过完了,一肚子油腻也需要清理一下才好。提供一个小方:白芥子,苏子,莱服子,柏子仁,杏仁各克,一付,上药混合,略炒香,共研极细末,每次十克,日两次,温水冲服。此方有化痰攻块,降浊通下之功。常服之,有助健康,不仅有助于养生,且于高血压、高血脂、心血管病人亦极有好处。
5、葛根代茶饮常服
有人问,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以及心血管病越来越高发,对于此类病症有什么饮食调理建议?除适当运动、饮食清淡、保持心情舒畅之外,我推荐此类病患都可常服葛根。可以用葛根泡酒服,不能喝酒的则可以用葛根代茶饮,或者,葛根打粉冲服亦好。葛根清降体内脂浊,是养生佳品。
七、高血压的预防、养生与保健
1、节制饮食起居
患了高血压,怎么办?我的观点是,赶紧自我分析以前所有错误的生活、饮食、行为习惯,特别是过食生冷而伤阳、体胖少动而瘀滞、滥用药物而乱真、起居失常而损正,过劳疲累而耗精,找到了就马上改正,这是治愈高血压的根本保证。再配合正确的治疗,以汤药、针刺、艾灸、刺络、导引推拿等调之,多可治愈。
2、忌食动风之物
凡动脉硬化、高血压及中风之症都属于风证,因此都需忌食动风之物。但按南北朝医家徐嗣伯的说法,此证当忌食十二属相的肉: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肉。
风眩之证需忌食肉类,因为一切肉的浓汁,都易引起痰浊内生,阻滞气机,风痰相乱,使血压增高,发生头痛、眩晕、耳鸣等症。且鸡得巽卦,最能助风。
凡体内有风所致诸病,皆需忌鸡。如风郁而不畅则为焦虑抑郁,风浮于表则为皮肤诸症,风肆虐于上则为中风头晕,风行于五脏六腑之间则为脏腑诸风。人生于天地之间,与天地自然之气机相通,若欲长寿无病,皆需顺应天地变化规律。万物的五行属性及其生克制化即属天地之道,不可不知。
3、晚间节食、重视通便排浊
八十年代以前,糖尿病、心脏病等都是富贵病,并不常见。但随着经济发展,吃得饱了,病却也多了。尤其是高血糖、高血脂、中风、高血压、肿瘤等大病越来越普遍。我们重视养生,首先要从调节饮食开始。不要总想着把所有的食物都塞进嘴里,有时饿着反而比过饱好。特别是晚上适当少吃点,可以让自己更健康。
便秘则肠中毒素内返,燥津伤正,为诸病之源。现代多见之各种肿瘤、高血压、中风、高血脂等多与便秘相关。
若患有慢性腹泻,虽然非常不舒服,但也有好处。至少可以保证排浊通畅,体内不会过多地瘀滞湿毒、水饮、痰浊等病理产物,因此,发作高血脂、高血压、中风等病的机率大减。对于正常人来说,每日三餐进食,亦需保证每天至少一次大便,这非常重要。
若久患便秘,浊毒留滞体内,久而必成大患,需及时调理。当前,我们普遍存在着吃进去的过多,而排浊却不畅的问题。随之高发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及心血病疾病,因此,重视排浊对于恢复健康意义重大。排浊的思路与方法很多,且根据每个病人的体质而各有不同。比如:湿盛者当健脾利湿;痰饮则需化痰逐饮;中焦燥实直需泻下阳明。故需辨人辨证选方,效果更佳。
4、萝卜通腹降浊
深秋时节,萝卜上市。萝卜既是时令果蔬,吃起来又爽口,如吃水果。且萝卜能养生治病:吃油腻肥厚食物时吃点萝卜,可化气行滞;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以及痛风患者多属湿热痰浊内滞,萝卜最利降浊;腹胀、便秘吃萝卜能行气通便;若有上火咽痛、咽干、眼红、耳鸣、头晕、痘痘等症,吃萝卜可降上浮之火。
5、常备安宫牛黄丸、苏合香丸、牛黄清心丸
家里有高血压的老人,或者家族有中风病史者,一定要在家里常备安宫牛黄丸,或者苏合香丸、牛黄清心丸之类的醒脑开窍类药丸,有备无患。突然中风时在第一时间把药丸化入温水中灌下,可以有效地预防中风后遗症的发生,并且能提高生存率。或用云南白药亦可,在急性期每次服半克,日三至四次,有急救之功。
6、养生治病首在养心
心中充满欢喜,这是正面情绪,最有益于健康。喜养心,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心气和畅则脏腑阴阳平衡、百脉气血通调,自然健康有望。所以,常怀欢喜心最好。但大喜又会伤心,尤其是素体心气不足诸证,包括心脏病、高血压、中风等患者,切忌大喜大笑,否则有可能加重病情,甚至导致阴阳离绝。
若曾有心脏病史,或有高血压、中风病史,或周身易生肿块、囊肿、增生等,此类患者一定要分析自己是否长期有负面情绪。若有,一定要努力摆脱掉,让自己开心起来。一个快乐的人内心充满着正面的情绪,其内心是平静快乐的。正面情绪有益身心健康,且可降低患心脏病、高血压、中风、肿瘤等恶性大病的风险。
养生治病首在养心。心为五脏六腑的大主,心气平和则脏腑气血和畅,自然健康。养心之法,要在培养好心态,不以物而过喜,不因己而伤悲,敬天悯人,慈悲为怀,淡然处世,怡然自安。心若不安,气血即乱,则百病丛生。以高血压和肿瘤为例,若能学会安心,能缓解脏腑的紧张,配合正确的医疗,此病痊愈不难。
天干地支、五行,中医“象法表”(以象言医)地支
脏腑
功能、作用
功能引起的病症
卯
肝(将军之官)
调节精神情志;
急燥易怒、抑郁寡欢;
促进消化吸收;
腹胀、呕恶、纳减;
维持气血运行;
肋痛、积块;
协助水代谢;
水臌;
调节经带胎产;
月经不调、滑胎、带下、不孕;
贮藏血液;
出血;
调节血量;
目干、夜盲、体麻。
辰
脾(仓库之官)
消化吸收
食少腹胀、便溏、面黄、消瘦;
水液代谢
水肿;
生血
血虚;
统血
出血;
转送营养;
腹泻;
维持内脏位置。
胃下垂、子宫下垂;
午
心(君主之官)
犹如人的意念。
主行血、生血
心悸、头晕、面白、面灰、唇紫、胸痛
主精神、思维
神志异常、失眠、健忘;
酉
肺(相傅之官)
主出气;
主呼吸之气
呼吸异常、胸闷、咳嗽、喘促;
主一身之气;
少气懒言、肢倦乏力;
参与水代谢;
水肿、尿多或者尿少;
`助心行血;
胸闷、心悸、唇舌青紫;
输送营养到全身;
皮肤干裂;
调节气机;
气、血、水运行异常;
子
肾(作强之官)
藏精、主水液、
主纳气、主生髓
髓有骨髓、脑髓
、脊髓。
主生殖、
不育、不孕;
促进发育;
小儿发育迟缓、成人未老先衰;
参与血液生长。
血虚;
主水。
尿多、尿频、尿失禁或者尿少水肿;
纳气。
呼吸困难、喘气短促;
地支
脏腑
功能、作用
功能引起的病症
地支
脏腑
功能、作用
功能引起的病症
寅
胆(中正之官)
肝正常则胆正常接着脾
胃也跟着正常纳化饮食。
贮藏和排泄胆汁,
助饮食的正常消化。
黄疸;
主决断
胆怯、易惊、善怒、失眠、多梦
巳
小肠(受盛之官)
以器盛物、消化食物
、泌别清浊体现于大便、
小便是否正常。
小肠主液。
进一步消化
腹痛、腹胀、腹泻;
吸收营养
消化吸收障碍;
将残渣送到大肠
便溏、泄泻;
将余水渗入膀胱
小便少;
未
胃腑(仓廪之官)
受纳腐糜水谷;
通降以受纳正常为前提。
接受容纳饮食
纳呆、厌食、胃胀;
初步消化饮食
胃痛、嗳气、嗳腐;
将食糜下移小肠
呕吐、呃逆、嗳气
申
大肠(传导之官)
大肠主津。
排泄大便
便秘、泄泻、下痢;
将余水重新吸收
肠鸣、泄泻、便结;
戍
心包(护卫之官)
保护心脏
邪气先犯心包再犯心。神昏、谵语
亥
膀胱(洲都之官)
津液在肾气化为尿。
贮存尿液
小便短少或者过多;
排泄尿液
尿闭、尿失禁;
丑
三焦(决渎之官)
一腔之大腑。上焦如雾,
中焦如沤;下焦如渎。
是元气运行的通道
影响全身活动;
是水谷运行的通道
水谷运行异常;
水液环周全身升降
上焦主纳、中焦主化、下焦主出
地支
脏腑
功能、作用
功能引起的病症
中医诊断推测生理、病理之图表
自然界
五行
人体
五味
五时
五色
五化
五音
五气
五方
五季
五脏
五藏
五腑
五窍
五形
五荣
情志
五质
五液
五声
五嗅
病变
酸
平旦
青
生
角
风
东
春
木
肝
魂
胆
目
筋
爪甲
愤怒
血
泪
呼
臊(膻)
握紧
苦
日中
赤
长
徵
暑
南
夏
火
心
神
小肠
舌
脉
面色
喜乐
液
汗
笑
焦
忧郁
甘
日西
黄
化
宫
湿
中
长夏
土
脾
意
胃
口
肉
唇质
思虑
津
涎
歌
香
呕吐
辛
日入
白
收
商
燥
西
秋
金
肺
魄
大肠
鼻
皮
毛斑
悲愁
气
涕
哭
腥
咳嗽
咸
夜半
黑
藏
羽
寒
北
冬
水
肾
志
膀胱
耳
骨
齿发
恐惊
精
唾
呻
腐
战栗
五色
五证
白色
主虚主寒主失血
黑色
主肾虚\水饮\痰血证\瘀血证\寒证
青色
主寒主瘀主痛,主小儿惊风
红色
主热
黄色
主虚主湿
五行
木
火
土
金
水
木
比和
生泄
克侮
克侮
克侮
火
生泄
比和
生泄
克侮
克侮
土
克侮
生泄
比和
生泄
克侮
金
克侮
克侮
生泄
比和
生泄
水
克侮
克侮
克侮
生泄
比和
主生克
木
火
土
金
水
被生克
木
比和关系
火多木焚。
木能克土,土重木折。
木弱逢金,必为砍折。
水多木漂。
木旺得土,方能平衡
木旺得金,方成栋梁。
强水得木,方泄其势。
火
木多火炽。
比和关系
土多火晦。
火能克金,金多火熄。
火弱逢水,必为熄灭。
强木得火,方化其顽。
火旺得金,方能平衡
火旺得水,方成相济。
土
土衰遇木,必遭倾陷。
火多土焦。
比和关系
金多土变。
土能克水,水多土流。
土旺得木,方能疏通。
强火得土,方止其焰。
土旺得水,方能平衡
金
金能克木,木坚金缺。
金衰遇火,必见销熔。
土多金埋。
比和关系
水多金沉。
金旺得木,方能平衡
金旺得火,方成器皿。
强土得金,方制其害。
水
木盛水缩。
水能克火,火炎水热。
水弱逢土,必为淤塞。
金多水浊.
比和关系
水旺得火,方能平衡
水旺得土方成池沼。
强金得水,方挫其锋。
五行
木
火
土
金
水
经方扶阳九法(一气用药)经方扶阳九法,用法如下:
1.温阳法:是指温扶阳气的方法。代表方有四逆汤、通脉四逆汤、白通汤等。
四逆汤《伤寒论》
甘草二两(炙)干姜一两半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通脉四逆汤《伤寒论》
甘草二两(炙)附子大者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干姜三两(强人可四两)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其脉即出者愈。面色赤者,加葱九茎。腹中痛者,去葱,加芍药二两。呕者,加生姜二两。咽痛者,去芍药,加桔梗一两。利止脉不出者,去桔梗,加人参二两。病皆于方相应者,乃服之。
白通汤《伤寒论》
葱白四茎干姜一两附子一枚(生,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再服。
2.温中法:是指温扶中焦脾胃阳气的方法。代表方有理中丸、甘草干姜汤、吴茱萸汤等。
理中丸(汤)
人参干姜甘草(炙)白术各三两
上四味,捣筛,蜜和为丸,如鸡子黄许大,以沸汤数合,和一丸,研碎,温服之,日三四,夜二服。腹中未热,益至三四丸,然不及汤。
汤法:以四物依两数切,用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若脐上筑者,肾气动也,去术,加桂四两。吐多者,去术,加生姜三两。下多者,还用术。悸者,加茯苓二两。渴欲得水者,加术,足前成四两半。腹中痛者,加人参,足前成四两半。寒者,加干姜,足前成四两半。腹满者,去术,加附子一枚,服汤后加食顷,饮热粥一升许,微自温,勿发揭衣被。
甘草干姜汤《伤寒论》
甘草四两(炙)干姜二两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吴茱萸汤《伤寒论》
吴茱萸一升(洗)人参三两生姜六两(切)大枣十二枚(擘)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3.温补法:是指温阳药和补益药相配伍的治法。代表方有四逆加人参汤、当归四逆汤、当归生姜羊肉汤等。
四逆加人参汤《伤寒论》
甘草二两(炙)干姜一两半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人参一两
上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
当归四逆汤《伤寒论》
当归三两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细辛三两大枣二十五枚通草二两甘草二两(炙)
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当归生姜羊肉汤《金匮要略》
当归三两生姜五两羊肉一斤
上三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温服七合,日三服。若寒多者,加生姜或一斤;痛多而呕者,加橘皮二两、白术一两。加生姜者,亦加水五升,煮取三升二合,服之。
4.温潜法:是指温阳药和潜镇药配合的治法。代表方有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伤寒论》
桂枝一两(去皮)甘草二两(炙)牡蛎二两(熬)龙骨二两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日三服。
5.温散法:是指温阳法和辛散法合用。代表方有麻黄附子细辛汤、乌头汤、桂枝芍药知母汤等。
麻黄附子细辛汤《伤寒论》
麻黄二两(去节)细辛二两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乌头汤《金匮要略》
麻黄(去节)芍药黄芪各三两甘草三两(炙)川乌五枚(口父咀,以蜜二升,煮取一升,即出乌头)
上五味,口父咀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內蜜煎中,更煎之,服七合,不知,尽服之。
桂枝芍药知母汤《金匮要略》
桂枝四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麻黄二两(去节)生姜五两白术五两知母四两防风四两附子二枚(炮)
上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6.温利法:就是温阳法和利水法合用。代表方有真武汤、茯苓四逆汤、五苓散等。
真武汤《伤寒论》
茯苓三两芍药三两白术二两生姜三两(切)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若咳者,加五味子半升,细辛一两,干姜一两。若下利者,去芍药,加干姜二两。若呕者,去附子,加生姜,足前为半斤。
茯苓四逆汤《伤寒论》
茯苓四两人参一两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甘草二两(炙)干姜一两半
上五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二服。
五苓散《伤寒论》
猪苓十八铢(去皮)泽泻一两六铢茯苓十八铢桂枝半两(去皮)白术十八铢
上五味为末,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如法将息。
7.温化法:是指温阳法和化痰祛湿法合用。代表方有栝蒌薤白白酒汤、栝蒌薤白半夏汤、枳实薤白桂枝汤、小青龙汤等。
栝蒌薤白白酒汤《金匮要略》
栝蒌实一枚(捣)薤白半斤白酒七升
上三味,同煮,取二升,分温再服。
栝蒌薤白半夏汤《金匮要略》
栝蒌实意一枚(捣)薤白三两半夏半斤白酒一斗
上四味,同煮,取四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栝蒌薤白桂枝汤《金匮要略》
枳实四枚厚朴四两薤白半斤桂枝一两(去皮)栝蒌实一枚(捣)
上五味,以水五升,先煮枳实、厚朴,取二升,去滓,内诸药,煮数沸,分温三服。
小青龙汤《伤寒论》
麻黄三两(去节)芍药三两五味子半升干姜三两甘草三两(炙)桂枝三两(去皮)半夏半升(洗)细辛三两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若渴,去半夏,加栝楼根三两;若微利,去麻黄,加荛花如一鸡子,熬令色赤;若噎者,去麻黄,加附子一枚,炮;若小便不利,少腹满者,去麻黄,加茯苓四两;若喘,去麻黄,加杏仁半升,去皮,尖。且荛花不治利,麻黄主喘,今此语反之,疑非仲景意。
8.温下法:是指温阳法和攻下法合用。代表方有大黄附子汤。
大黄附子汤《金匮要略》
大黄三两附子三枚(炮)细辛二两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若强人煮取二升半,分温三服。服后如人行四五里,进一服。
9.温清法:是指温阳法和清热法合用。代表方有乌梅丸。
乌梅丸《伤寒论》
乌梅三百个细辛六两干姜十两黄连一斤当归四两附子六两(炮)蜀椒四两(去汗)桂枝六两人参六两黄柏六两
上十味,异捣筛,合治之,以苦酒浸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升米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内臼中,与蜜杵两千下,丸如梧桐子大,先食饮,服十丸,日三服,稍加至二十丸。禁生冷、滑物、臭食等。
本文以《温阳九法》、《医学三书》、《扶阳论坛》并结合《伤寒论》、《金匮要略》等,全文全以经方摘录。以便读者阅读查阅。
太岁当头坐,无喜恐有祸犯太岁的人这些禁忌一定要注意!虎,蛇,猴,猪,四属相,年,星辰运转太岁降临不可不重视
龙门风水天罡风水大师1月17日
星辰运转太岁降临不可不重视近期,各种拜太岁法讯通知层出不穷,都在说犯太岁,但是极少有系统的来讲述的。
常常听人说“值年太岁”、“流年太岁”、“本命太岁”、“犯太岁”、“刑太岁”、“害太岁”、“冲太岁”、“临太岁”、“拜太岁”、“谢太岁”、“送太岁”、“太岁神”、“斗姆元君”、“北斗七星”、“紫微大帝”等,听了很多遍。很多人都表示很迷糊,完全搞不懂是什么,到底是干嘛?
基于此,下面通过从“值年太岁”入手介绍一些有关太岁信仰的知识,以供大家参考,解决大家对于拜太岁的种种疑问。
己亥年值年太岁谢太大将军
01
什么是“值年太岁”、“流年太岁”、“本命太岁”
很多道教的宫观都有元辰殿,供奉着六十位太岁神。每一位太岁都有姓名,对应着不同的“天干”。因为他们顺序值年,周而复始,循环不息,从甲子年的金赤大将军至癸亥年的虞程大将军,依六十甲子轮流掌管人间一年的吉凶祸福,故又称“值年使者”,或“值年太岁”。比如戊戌年的值年太岁是姜武大将军,己亥年的值年太岁是谢太大将军。
流年太岁就是当前年度的“值年太岁”。本命太岁就是出生年的“值年太岁”,也就是自己的保护神。比如出生在年1月1日至2月3日,本命太岁便是己巳太岁,若是出生在年2月4日至12月31日,本命太岁便是庚午太岁。
02
什么是“犯太岁”、“临太岁”、“刑太岁”、“害太岁”、“冲太岁”
或许大家听到最多的便是“犯太岁”,加上“刑太岁”、“害太岁”、“冲太岁”、“临太岁”、“拜太岁”、“谢太岁”、“送太岁”等很多人便分不清楚,感觉好乱。小编先通俗地讲讲“犯太岁”是什么情况。
1什么是“犯太岁”?顺星拜太岁就是拜自己六十甲子所属的“太岁神”,太岁指的是木德星君,主管人一年的流年祸福。据道经记载,太岁神主管人的“本身生命之灾”和“流年临犯之厄”,也就是说人一生的吉凶祸福,是由太岁神主管的。人们经常说:“太岁当头坐,无灾也有祸”,便指的是“犯太岁”。
2什么是“冲太岁”、“害太岁”、“临太岁”、“刑太岁”?凡是在自己的“本命年”,或者自己的属相与“值年太岁”相临、相冲、相害、相刑的时候,容易导致灾难的发生。
若是属相与“值年太岁”相临,称作“临太岁”,主伤害、易破财、防盗贼、感情挫。若是属相与“值年太岁”相冲,称作“冲太岁”,主凶险、运势乖、易损财,意外伤。若是属相与“值年太岁”相害,称作“害太岁”,主疾病、财物慎、犯小人、事业顿。若是属相与“值年太岁”相刑,称作“刑太岁”,主刑灾,犯口舌、碍工作、慎出行。
“冲太岁”、“害太岁”、“临太岁”、“刑太岁”统称为“犯太岁”。
年犯太岁的四大属相分别是:属猪值太岁;属蛇冲太岁;属猴害太岁;属虎破太岁。
03
什么是“拜太岁”、“安太岁”?为什么要拜太岁?
古书云:“太岁如君,为众神之首,众煞之主,有如君临天下,不可冒犯。”由于太岁神位高权重,人人敬而畏之,为避免得罪太岁,因此在冲犯太岁之年,都必须在新开春期间求取“太岁符”,祈求新一年平安顺利,趋吉避凶。
属相“犯太岁”的人礼拜太岁神保佑自己一年平安无事。自古以来,通常以为犯太岁的人都会流年不利、凡事不顺、事业困顿、身体多病。所以,一般都会在年初“拜太岁”,也称作“安太岁”。
通常“顺星拜太岁”的法事(道场),通过高功(法师)诵经、步斗、上表、请愿等专用科仪的仪式可以得到与神灵的沟通,神灵一般都会赐福于参加法事(道场)的信众,得到神灵(“本命太岁”和“值年太岁”)的感应与保佑,得到一年的合家平安、身体健康、百事顺利、所愿遂心。
04
“拜太岁”都是拜哪些神仙?很多人都听过拜太岁,甚至都参加过拜太岁道场,对道教拜太岁在拜谁根本不了解。其实,根据前面的介绍,不难发现其实在拜太岁的时候,一般朝礼“本命太岁”、“流年太岁”、“北斗九皇”、“三台星君”、“斗姆元君”等。
1太岁神朝礼“本命太岁”、“流年太岁”不难理解,因为他们分别主管人的一生和当年的吉凶祸福。
2大圣北斗七元君道教“拜太岁”除了拜太岁神之外,还要拜“北斗九皇”、“三台星君”、“斗姆元君”。但是为什么要拜“北斗九皇”、“三台星君”、“斗姆元君”呢?其实在道教的《太上玄灵北斗本命延生真经》中已经有了明确的说明,北斗七星君乃造化之枢机,人神之主宰,有回生注死之功,消灾度厄之力。凡人性命五体,悉属本命星官主掌。因而要人于本命生辰及诸斋日,清净身心,焚香诵经,叩拜本命所属星君,广陈供养,自可消除罪业,福寿臻身,远离诸祸。
中天北斗解厄延生,阳明贪狼本命星君。(子生人属之)
中天北斗解厄延生,阴精巨门本命星君。(丑亥生人属之)
中天北斗解厄延生,真人禄存本命星君。(寅戌生人属之)
中天北斗解厄延生,玄冥文曲本命星君。(卯酉生人属之)
中天北斗解厄延生,丹元廉贞本命星君。(辰申生人属之)
中天北斗解厄延生,北极武曲本命星君。(巳未生人属之)
中天北斗解厄延生,天关破军本命星君。(午生人属之)
以上七位星君,就是我们常说的“大圣北斗七元君”,是十二生肖对应的本命星君。据《北斗经》记载,凡人性命五体,悉属本命星官之所主掌。本命神将,本宿星官,常垂荫佑,主持人命,使保天年。凡俗无知,终身不悟。夫本命真官,每岁六度,降在人间。降日为本命限期,有南陵使者三千人,北斗真君,七千神将,本命真官降驾。可见,礼拜北斗七元君功德不可思议。
3左辅右弼与三台星君中天北斗解厄延生,洞明左辅大道星君。
中天北斗解厄延生,隐光右弼上道星君。
以上两位星君,与“大圣北斗七元君”合称“北斗九星”。
左辅右弼两位星君,一般会在斗姆殿斗姆圣像的两边呈八臂站象。
中天北斗解厄延生,虚精开德上台星君。
中天北斗解厄延生,六淳司空中台星君。
中天北斗解厄延生,曲生司禄下台星君。
以上三位星君,合称“三台星君”,又称“华盖星君”。据《太上老君说益算神符妙经》有:三台者乃中天之大化,北斗之华盖也。三台星君共增禄寿,令无祸殃。与“北斗九星”一般都在同坛朝礼,《北斗经》有分光照耀,共同辅佐人命,使保天年。
4斗姆元君与星主紫微大帝道教有自己庞大的星斗体系。满天星辰,河汉星宿,东西南北,以及中斗。星辰之中,更有星主,统帅群星。众星之母,斗姆元君。众星之父,周御国王天尊。众星围绕之枢纽为北斗七星。众星教主,紫微大帝主掌万星。所以在拜太岁时,也会礼拜斗姆元君、紫微大帝等。
其中,斗姆,又称“圆明道姥天尊”、“先天斗母元君”。《太上玄灵斗姆大圣元君本命延生心经》中说斗姆降以大药,普垂医治之功,变理五行,升降二熏,解滞去窒,破暗除邪,愆期者应期,失度者得度。安全胎育,治疗病痛,润益根菱,阳回气候,生成人物,炼度鬼神,散禳百结,滋补八阳,辅正全真,召和延祚,潜施药力,职重天医。生诸天众月之明,为北斗众星之母。斗姆有诸多尊号,如九灵太妙白玉龟台、夜光金精祖母元君、中天梵忢斗姆元君、紫光明哲慈惠太素元君、金尊圣德天尊、大圆满月光王、东华慈救皇君、天医大圣等,道教修设延生、解厄醮仪以斗姆元君为主神,祈福福赐,求寿寿添,禳灾灾散,忏罪罪消。
05
“拜太岁”应该知道的宝诰?
1斗姆宝诰志心皈命礼。西天竺国。大智光中。真空妙相法王师。无上玄元天母主。金光烁处。日月潜辉。宝杵旋时。鬼神失色。显灵踪于尘世。卫圣驾于阎浮。众生有难若称名。大士寻声来救苦。大悲大愿。大圣大慈。圣德巨光天后。摩利攴天大圣。圆明道姥天尊。
注:斗姆是众星之母,众生有难若称名,大士寻声来救苦,所以需要熟记哦。
2星主宝诰志心皈命礼。大罗天阙,紫微星宫。尊居北极之高,位正中天之上。法号金轮炽盛,道称玉斗玄尊。璇玑玉衡齐七政,总天经地纬。日月星宿约四时,行黄道紫垣。万象宗师,诸天统御。大悲大愿,大圣大慈,万星教主,无极元皇,中天紫微,北极大帝。
3顺星宝诰志心皈命礼。上圣高真,森罗万象。南北东西中五斗,周天一十二宫辰。二十八宿列方位,九耀七星诸圣众。斗光主照,善信弟子某某某。当生当照。本命元辰星君。大小二运星君。大小三限星君。日月罗侯计都星君,金木水火土星君。傍流正照,福禄寿星君。愿消灾障,愿降吉祥,消灾延寿大天尊,星移斗转降吉祥。
4北斗总诰志心皈命礼。北斗九辰,中天大圣。魏魏紫极之星宫,烁烁照临于下土。为上天之喉舌,定人世之灾祥。千求万应,万愿万从。善男信女若皈依,我以万身能变化。身身俱万舌,永赞洪名母。浩劫莫能穷,仁哉掌护佑。妙法无尽功德海,神光永为盲者明。照耀古今,辉煌内外。陶镕大法器,普成无量真。大悲大愿,大圣大慈。北斗九皇九真,上道尊帝星君。九皇解厄天尊。
5贪狼宝诰志心皈命礼。紫微垣内,天元宫中。璇玑玉衡,建之以齐七政,瑶池金鉴。布之以镇万方。正天度于台垣,拯生民于水火,大悲大愿,大圣大慈,中天大圣,北斗第一。阳明贪狼。大道星君。
注:北斗第一阳明贪狼大道星君是属鼠人的本命星君,属鼠人一定要熟记哦。
6巨门宝诰志心皈命礼。紫微垣内,地元宫中。阴骘下民,惟神拯之所以妙。股肱上帝,非圣德而孰能然。斡天星于指掌之中,敛地煞于斗罡之下。大悲大愿,大圣大慈,中天大圣,北斗第二。阴精巨门。大道星君。
注:北斗第二阴精巨门大道星君是属牛和属猪人的本命星君,一定要熟记哦。
7禄存宝诰志心皈命礼。紫微垣内,日元宫中。陶冶阴阳,眷群生于下土。循环昼夜,理次舍于周天。无愿不成,有灾即解。大悲大愿,大圣大慈,中天大圣,北斗第三。真人禄存。大道星君。
注:北斗第三真人禄存大道星君是属虎和属狗人的本命星君,一定要熟记哦。
8文曲宝诰志心皈命礼。紫微垣内,月元宫中。文武圣神,固昊天之邦本。聪明睿智,广黄老之规模。开拓舆图,作兴人物。大悲大愿,大圣大慈,中天大圣,北斗第四。玄冥文曲。大道星君。
注:北斗第四玄冥文曲大道星君是属兔和属鸡人的本命星君,一定要熟记哦。
9廉贞宝诰志心皈命礼。紫微垣内,江元宫中。轨辙中天,懋德丕隆于分野。斡旋万化,功成丽美于周天。捍厄消灾,致祥袪沴。大悲大愿,大圣大慈,中天大圣,北斗第五。丹元廉贞。大道星君。
注:北斗第五丹元廉贞大道星君是属龙和属猴人的本命星君,一定要熟记哦。
10武曲宝诰志心皈命礼。紫微垣内,河元宫中。光动三垣,众耀灿珠玑之色。景含太乙,淨泓连玉鉴之秋。作民物之皈依,为阴阳之宗主。大悲大愿,大圣大慈,中天大圣,北斗第六。北极武曲。大道星君。
注:北斗第六北极武曲大道星君是属蛇和属羊人的本命星君,一定要熟记哦。
11破军宝诰志心皈命礼。紫微垣内,海元宫中。玉轴旋空,普扫群阴之迹。金铃布斗,暗消六害之灾。昭布天恩,默扶造化。大悲大愿,大圣大慈,中天大圣,北斗第七。天关破军。大道星君。
注:北斗第七天关破军大道星君是属马人的本命星君,一定要熟记哦。
12左辅宝诰志心皈命礼。紫微垣内,帝座宫中,斗柄迴旋。运剋战刑冲之厄,星光合照。发康宁福寿之祥,垂象有孚。流光罔间,大悲大愿,大圣大慈,中天大圣,北斗第八。洞明左辅。大道星君。
13右弼宝诰志心皈命礼。紫微垣内。上尊宫中。位应三台,统摄鬼神之部。功调七政,权衡化理之机。一视同仁,普滋万汇。大悲大愿,大圣大慈,中天大圣,北斗第九。隐光右弼。大道星君。
14本命宝诰志心皈命礼。紫微垣内,南极宫中。每岁一临于凡世,适勋劳生我之辰;流年六度降人间,正高上赋形之日。作人身之主宰,为造化之枢机。判人间善恶之期,司斗府是非之目,无行共禀,七政同科。凡有祈祷,无不应验。大悲大愿,大圣大慈。北斗天轮宫,当生本命。元辰星君。
志心皈命礼。玄灵示教,乃垂上届之真科;梵炁经天,故有命宫之主宰。一岁每缠六度,周甲而次遍九天。敷景福於臣身,定回凶而作吉。扶高穹於列宿,决否泰於咸亨。大悲大愿,大圣大慈。上清十二宫辰,六十甲子,当生本命,元辰星君。
15太岁宝诰志心皈命礼。天潢帝胄。斗极魁罡。系根甲乙之乡。调变丙丁之政。积功于皇英。十世证道于金粒。一朝移孝作忠。备极慈祥之泽。代天育物。常孚请祷之殷。三头应运显神通。六臂垂威征梵力。辖六十甲子之官君。周三十二天之躔度。无愿弗从。有求斯应。消灾解厄。洗罪延生。大悲大愿。至威至仁。皇英岁主。佐理瑶天。斗口协辅大元帅。灵华青帝。至德星君。
命犯太岁如何化解?只要是犯太岁的生肖,在工作事业运、身体健康运、感情运和财运上,都会受到影响。如果没有防范的意识,会发生后悔莫及的事。因此,想要保持运势,平安度过太岁年,我们既要保持良好心态,也要借助外力化解太岁的恶运。
自古以来通常认为:犯太岁的人都会流年不利、凡事不顺、事业困顿、身体多病。故而“犯太岁”的人一般都要在每一年的年初之时,参加道教“拜太岁”的法事(道场),通过法师进行诵经、步斗、上表、请愿等专用科仪的仪式,可以得到与神灵的沟通,神灵便会赐福于参加法事道场的信众,得到神灵的加持与护佑,以得全家平安、身体健康、百事顺利、所愿遂心。
在我国,祭拜太岁活动,由来已久。早在《周礼》中就有记载,元明以后被列入国家祀典。按照道教传统,拜太岁皆在新年伊始举行,盛供隆祀,庄严法事。上为天下祈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下为人们禳解流年灾厄、病患,祈求身体健康、家庭和睦、生意兴隆、百事顺利、所愿遂心等。信众可随愿祈福,诚则感应。
古书云:“太岁如君,为众神之首,众煞之主,有如君临天下,不可冒犯。”由于太岁神位高权重,人人敬而畏之,为避免得罪太岁,因此在冲犯太岁之年,都必须在新开春期间参加拜太岁顺星道场,并求取“太岁符”,祈求新一年平安顺利,趋吉避凶。
如果一个家庭或集体当中出现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犯太岁的人,就会形成群体效应,其危害的程度就是一加一大于二了。夫妻都出现犯太岁,婚姻出现危机的几率极高,企业老板、白领、创业者、主管领导犯太岁容易形成群体效应,影响运势财运不佳,因此这种情况不得不引起重视。
大家普遍有个误区,就是认为拜太岁,只是犯太岁的人才去做的事,其实这是一个大大的误区。
绝大多数人认为只有犯了太岁的人,才可以拜太岁,这点其实是不对的。每一年都有一位太岁神“值班”,人的吉凶祸福是由太岁神主管的。人的每一年的健康或者疾病,每一年运气的顺当或者不利,也都是由太岁神处理的。所以,不只是属相為猪、蛇、猴、虎,四个生肖属相的人,其实所有的人都是可以参加拜太岁法会的!
以前的顺星节就是全民拜星的日子,不是只有犯太岁者才拜星。因太岁神主观一年灾厄,所以说不仅冲犯太岁的生肖要拜太岁,期盼当年运程安康者也要拜太岁。
拜太岁可化解太岁冲犯化解流年不利。拜太岁可获值年太岁庇佑,在当年顺风顺水,提升各方面运势。所以推荐大家最好每年拜一次太岁,每年祈求一次安康。
己亥年犯太岁的生肖可奉请开光太岁锦囊,用于太岁镇宅,起到开运转运,招财纳福,辟邪消灾的作用,有效化解犯太岁带来的负面影响和不顺。本平台化太岁锦囊,由龙门天罡风水大师开光,李老师是当代易学大师,著名风水大师,道教全真北宗龙门派第传人,化太岁锦囊是根据年天干地支运程专门设计,再由天罡大师大师开光,更加发挥化太岁锦囊的化煞旺运增福作用,使犯太岁的生肖,在新的一年里能够化解太岁消灾解难,顺利安康,请及时恭请化太岁锦囊。
北帝化太岁阴阳符有天罡大师手绘,开光,尺寸:mmxmm,男用阴符(黑色)女用阳符(朱砂红色),配北帝化太岁咒。
北帝化太岁阴阳符,化锦囊,化太岁专用秘配物品,结缘价元。
另有猪属相本命年化太岁开光三红转运物+北帝化太岁阴阳符,化锦囊,化太岁专用秘配物品,结缘价元。
全国范围内,除港澳台、新疆、西藏、宁夏、内蒙古、青海、甘肃、海南偏远地区外,包邮。
请联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