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州区牢牢抓住青年人才“引、育、留、用”四个环节,努力培养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优势突出的高素质青年人才队伍,为兖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蓄力赋能。
下大力气“引”
建立企业岗位信息发布机制,定期摸排重点岗位人才需求,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经常性举办“企业专场”“项目专场”引才活动。今年以来,发布就业岗位余个、引进大学生余人。实施“校企联姻”工程,深化“校企合作”“校地合作”,举办“百企联百校”等人才对接活动,先后与齐鲁工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等高校院所建立合作关系。立足兖州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持续加大引才力度,实施“优才计划”,面向“双一流”等高校引进急需紧缺人才。近3年,多渠道引入金融、城建、环保等领域专业型人才余名。利用村(社区)“两委”换届为契机,将年轻有为、群众基础好、自愿扎根农村的在外优秀青年选拔进村干部队伍。多措并举“育”
统筹各类青年人才队伍建设,创新人才培育机制。实施“家业长青”培养工程,成立青年企业家协会,将“创二代”企业家全部纳入协会管理。建立帮带机制,选择30名经营管理实绩突出、社会形象好的第一代成功企业家作为创新创业导师,与名青年企业家结成帮扶对子。实施青年“蓝领工匠”培育工程,举办青年技能人才大赛3次,培育高技能青年人才余人。近3年,与浙江大学等院校合作,先后举办全区企业家创新能力提升研修班、青年干部培训班、新任科级干部培训班等72个培训班次,培训干部1余人次。千方百计“留”
重视打造有益于青年人才成长成才的社会环境和拴心留人的政策环境,紧紧抓住青年人才培养、凝聚、服务等关键环节,通过树榜样、抓载体等方式,激发青年人才创新创业热情。深化“青鸟计划”工作品牌,挂牌成立全区首家“青年驿站”,在颜店新城新建高标准人才公寓余套。每年举办青年人才联谊活动,搭建青年人才沟通交流桥梁。将高层次青年人才的配偶就业、子女入学、社会保障等纳入绿色通道,切实解决人才创新创业的消除后顾之忧。不拘一格“用”
统筹疫情防控、乡村振兴、重点项目、驻村帮扶等吃劲岗位,选派余名年轻干部到基层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大力选拔使用经过实践锻炼的优秀年轻干部。在企业重要技术攻关、重大工程任务中放手使用优秀青年人才,使他们经受锻炼、加快成长,近年来先后推荐10余名青年人才报名参加省市高层次人才创业大赛。破除“唯资历”“唯学历”倾向,全面推广企业人才自主评价机制,为青年技能人才奋勇创新、脱颖而出提供舞台。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