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坐拥世界超过一半的猪,无论是养猪量、吃猪量,在关于猪的方方面面,中国说第二,就没人敢说第一,因为中国人实在太爱吃猪肉了。但你们知道吗,中国人现在养的几乎是外国大白猪,自家的优秀土猪正在濒临灭绝。
看过《西游记》的朋友,对猪八戒这个角色印象深刻,八十年代的电视剧将猪八戒塑造成白白胖胖的形象,但自清朝流传下来的“猪八戒”却是黑色的野猪形象,现在你还能在一些小人书、地方戏剧中看到黑色的猪八戒。
这是因为,中国本土的猪就是黑色的土猪。如今中国有“四大名猪”,分别是浙江的金华猪、四川的荣昌猪、江苏的太湖猪、湖南的宁乡猪。这四种猪的特点是猪肉特别香,肉质细腻,脂肪含量高,不少地方菜要求必须用地方猪。
浙江金华猪
浙江的金华养殖一种“熊猫猪”,因为头部和尾部乌黑,所以正式大名是“两头乌”。叫做熊猫猪,一是因为猪的颜色和熊猫一样只有黑白两色,二是因为猪的数量少得可怜。
金华猪的养殖非常繁琐,定期体检、排酸、屠宰方式也和猪肉的品质息息相关,成年猪一般不会超过斤,皮薄、骨细、肉质鲜美,大理石花纹般的脂肪高达4.2(最高级别是5),猪肉香气浓郁。
重庆荣昌猪
被列为世界八大优良种猪之一的荣昌猪,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因为猪肉的脂肪含量较高,瘦肉和肥肉的比例极佳,因此被作为回锅肉的最佳原料,如今很多人认为回锅肉不再好吃下饭,没有那么香,最大的原因就是荣昌猪被替代,用了大白猪。
江苏太湖猪
江苏人的童年回忆,是一块香喷喷的红烧猪肉,用的便是太湖猪。这种猪的特点是瘦肉率低,肉间脂肪率高,所以吃起来特别香。太湖猪甚至可以细分好几类,其中二花脸猪享有“国宝”荣誉,禁止出口。
湖南宁乡猪
一句“宁乡人会读书,宁乡人会喂猪”,就能体现出宁乡这个地方和猪有多么深的关系,宁乡是我国四大养猪优质产地之一,养出来的猪质量极高,宁乡猪甚至曾代表湘菜进入人民大会堂,成为国宴菜。
为什么中国本土的猪种逐渐灭绝?事实上,中国已经有8个地方猪种找不到踪迹,4个猪种已经确定灭绝,还有30多种地方土猪面临岌岌可危的局面,甚至比熊猫的数量还要稀少。
经济效益低,是土猪灭绝的最大原因。我们之所以大规模养殖外国的大白猪,是因为大白猪的出栏率高,瘦肉率高,能够满足中国人口众多的需求。而工业化养猪,也满足了猪种质量层次不齐的问题。
大白猪的出现,不止是压缩了中国本土土猪的生存空间,其实在欧洲地区也是如此,特别是德国这个一样爱吃猪肉的国家,本来德国也有自己养殖的特色猪种,但大白猪的出现无疑提高了养殖率,德国很多传统的猪种也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