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安徽轻度腐败盐重好色,每道菜却

全国治白癜风最好医院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910787.html

安徽菜是以徽州地区的菜系为代表,而徽菜则是以各种发酵的食物、重油、重调色的基本特征被形象地称之为轻度腐败、盐重好色。徽菜是徽州人文化、思想与生活的缩影,每道菜品都有故事可说,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中央电视台制作的《舌尖上的中国》栏目中有关于徽菜方面花费不少的心思去整理、探访以及挖掘,才把徽州文化展现的是如此的淋漓尽致。这样一来,徽菜的精神文化层面才变得那么的有趣而不乏味。

臭鳜鱼是发酵过的菜品,有着徽菜轻度腐败的最典型特征,是徽菜招牌菜。关于臭鳜鱼也是有一段佳话典故呢。相传在明清时期一位在外经商的徽商在浙江沿海一带经商发现味道非常的鲜美且爽口鳜鱼,而作为孝子的他,想买一点带回去给父母亲尝尝,可惜那个时候交通不便,从杭州到徽州需要好几天的行程,但是还不到一天鳜鱼全部死掉了,他准备丢掉这些鳜鱼的,可又舍不得于是就用很多的食盐将这些鳜鱼腌制起来。到了家之后,父母亲因儿子孝心感动了,于是坚持自己把这些发臭的鳜鱼烧着吃了,没想到这些臭鳜鱼吃到嘴里更加美味了呢。

徽州特色的腊肉,关于它的故事与绩溪刀板香有点类似,一般作为普通人家冬季常见的家常菜系。徽州腊肉味道很可口且很下饭,这种菜品一般在徽州古村比较多见,建议大家在冬季时期去皖南古村落去尝一尝当地的特色腊肉。

这是在徽菜里比较出名的徽州混沌,北方吃水饺、南方吃混沌。这里的混沌是侵泡在美味的肉汤里,口味非常的鲜美,很值得尝一尝。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盛汤用的瓷器。这种质地的器皿能够尽可能地减少走味的程度且美观大方,这一点也说明了徽州人的大智慧。

明清时期的徽州有个专门做豆腐生意的商贩,用优质的山泉水与黄豆制作出来的豆腐味道非常好,所以人人都喜欢吃的这个商贩家的豆腐,所以生意非常好。有一天这位商贩突然生病了,于是就在家养病不出门做生意,当他病好了的时候发现几天前的豆腐都长满了白色的毛。一向节约的徽州商贩这些可急坏了,倒掉这些长毛的豆腐非常可惜,但是长毛了又不能吃了。万一吃坏了肚子可是不得了啊。这位商贩左右想想都不是办法,他突然想到高温可以杀毒的。这一下机智的他把这些毛豆腐拿到厨房有烧开了的油锅油炸。令他惊讶的是油煎长毛的豆腐居然比以前更好吃,更香了。隔壁邻居们都知道此事纷纷买他家的毛豆腐。毛豆腐就这样的流传开来了。

发源于绩溪县的一品锅是徽菜中重油好色的代表菜品,其做法是把各种原料、配料调制后,再用一只两耳大铁锅,分铺成若干层,最底层是萝卜丝、干角豆、笋衣、冬瓜、冬笋等,底层配料称为“垫锅”。“垫锅”之上依次是肉、豆腐包、鸭子夹、肉圆、鸡块、野味等食材。一种菜一个花样称为“一层楼”,楼数越多、层次越高越好。一品锅烧制得好,油而不腻、烂而不化,热而不烫,冷而不却,保持了色香味的完美结合。胡适是徽州绩溪县人,因其经常用来招待国际友人而被誉为胡适一品锅。

徽州刀板香的名称与绩溪一位历史名人相关,他就是明朝兵部尚书胡宗宪,相传胡宗宪返绩溪龙川时,路过歙县问政山拜访恩师,为款待爱徒,师母将家中腌制的腌猪肉平铺于山笋上面,放置在刀板上一同蒸,捞起切成薄片,与刀板一同端上桌,胡宗宪吃后,味口大开,命名此菜为刀板香。现在绩溪、歙县等地较为多见,也是宾馆酒店徽菜系中的必备菜。看颜色是不是很有食欲呢?

这是一道绩溪黄牛肉制作而成的面条,不算是传统的菜系,是当今厨师根据以前的面食改良而来的。它除了徽州特有的面食工艺外,还有更为劲爆的牛肉给你带来无法抗拒的舌尖诱惑与回味。绩溪地处皖南山区,山场面积广博,草甸丰茂,水质清冽,为绩溪黄牛的理想生存环境,绩溪黄牛是在境内饲养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同样这也是一道典型的改良版徽菜,依旧有重油、重调色的徽菜厨艺传承,据说它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菜名叫“轰炸东京”,这是现在的安徽人民为了不忘国耻而发明的一道菜,是不是很有意思呢?无论是祖先流传下来的徽菜还是现在改良版的徽州,都有着一定的故事或情怀,你们喜欢徽菜故事吗?喜欢徽菜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uadw.com/aswh/1199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