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白癜风南宁哪家医院好 http://pf.39.net/bdfyy/bdfhl/191006/7511920.html
没有一个猪企,能躲过“猪周期”。
1养猪暴富
年11月,一则“2万月薪聘名校学生养猪”的信息在网上引起轰动。
发出这则招聘信息的,是牧原股份。在这则招聘信息中,牧原股份开出的薪资分为三档。
上面这个是校园招聘,牧原股份还同步推出了社会招聘。这个计划被命名为“百千万年薪计划”:个千万年薪,0个百万年薪。
这则招聘消息出来以后,网上一片惊叹:现在养猪都这么赚钱了?
当时我也有过这个疑惑,但当我看到牧原股份的半年报时,我信了,养猪就是这么赚钱!
现在想想,当初老师叫我回家养猪,真是为了我好啊。
7月17日,牧原股份()交上了一份“年中成绩单”。
来看一下数据。今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录得.33亿,同比增长.76%,归母净利润增幅更是惊人,同期盈利达到.84亿,同比增幅超过%,要知道去年这时候,公司还亏损1.56亿。
单看第二季度,牧原股份的营收亿元,同比暴增%,归母净利润为66.5亿元,同比暴增16倍。
不管是营收,还是利润,同比、环比都出现大幅增长。
而且,牧原股份近亿的净利润也意味着,其净利率超过了50%。
要知道,年度,茅台的净利率也才48%。
养猪,竟然比卖茅台还挣钱!
在百业哀嚎的当下,这个表现,我只能用下面这张图来形容了。
牧原股份为啥这么赚钱?
牧原业绩的暴增,主要来源于“量价齐升”。
整个上半年,公司销售生猪.1万头,比上年同期增长16.61%,其中商品猪.7万头,仔猪.1万头,种猪8.3万头。其中Q2生猪销量合计.7万头,相较于去年Q4末差不多翻了一倍。
价格上,上半年全国活猪均价为33.9元/公斤,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95%。
看着猪肉的价格,我默默地把目光投向了牛肉,反正价格都差不多了,牛肉蛋白质还高,难道不香吗?
量价齐飞,牧原营收自然水涨船高。
2“中国猪王”
中国养猪界,长期是“双雄盘踞”的格局。
这“双雄”,一个是牧原,一个是温氏。
养猪双雄,都是以猪为生,但走的是两条不同的路子。
牧原采用自繁自养的一体化产业链模式,集饲料加工、生猪育种、种猪扩繁、商品猪饲养、生猪屠宰等环节于一体;而温氏采用“公司+农户”模式,公司提供仔猪、饲料、兽药、技术培训等配套服务,由农户代养,养大后温氏按照签订的价格进行收购。
一个是养猪专业户,一个是猪贩子。可以想见,在散户蜂拥的时候,温氏的优势明显要更大,风险也比全产业链的牧原要低。所以长期以来,温氏远超牧原,占据着中国养猪榜的头把交椅。
但年非洲猪瘟袭来,中小散户纷纷下场,牧原的模式反而受益。
年上半年,牧原生猪出栏量首次超过温氏,比温氏多了.5万头。
与此同时,牧原股份的掌舵者——秦英林的身家也迎来大涨。
近一年半,牧原股价上涨了6倍,秦英林持股市值增长亿。以现在牧原股份约亿的市值来看,实控人秦英林夫妇持股56.23%,持股市值近亿。
在这样的涨势下,年4月发布的福布斯富豪榜单上,秦英林家族以亿美元的身家,在榜单上位列中国第8、世界第43位。
而且,从年开始,秦英林夫妇就占据着河南首富的宝座,没挪过窝。
这也算是缔造了一句话:人凭猪贵。
超越温氏后,牧原股份已经登顶猪企排行榜,堪称“中国猪王”。
令人好奇的是,在疯狂厮杀的“猪场”,牧原何以屹立不倒?
纵观牧原历年财报,不难发现,牧原有三大法宝:
养殖模式、成本控制、资本运作。
刚才我们提到,牧原的模式与温氏不一样,其采取的是“自繁自养”模式。与温氏的“公司+农户”相比,牧原的模式风险较大,但胜在可控,能对频繁波动的周期快速响应。
突如其来的非洲猪瘟,正是牧原赶超温氏的好时机。
在成本控制上,在年6月回答投资者提问时,牧原提到了自己的管理效率:
1名饲养员可同时饲养~头生猪。
这远远超过温氏以家庭农场为基本养殖单元的数百头养殖效率!
加上地域和模式优势,牧原实现了行业最低完全成本(包括饲料原料、职工薪酬、药物疫苗、折旧摊销等费用):国内生猪散养户13~15元,其它A股猪企也要12元,但牧原仅仅11.62元。
最后,牧原不仅成本控制厉害,在资本市场上更是有一手。
据雪球
索罗君总结,牧原自年~年净利润总和.62亿,而同时期购建固定资产、在建工程一共投入.97亿,上市融资、增发.48亿,银行综合授信额度达.92亿,常年使用70~80亿,说明一直是重资产扩张模式。秦英林也在一次夜话访谈中表示:
“猪养得比牧原好的人比比皆是,为什么我们能上市?为什么我们的成长过程那么快?上市后我反思许久才意识到,真正支撑我们发展的就是当年坚持还银行贷款。”
三大法宝,是牧原行走猪场的王牌。
3神奇猪周期
年,河南农业大学畜牧专业毕业的秦英林被分配到南阳国营肉联厂。仅仅三年之后,他与兽医专业的妻子钱瑛就选择了辞职创业。
28年间,秦英林夫妇从22头生猪起步,把牧原发展成了国内最大的生猪规模化养殖企业。年的出栏量达到万头,公司净利润61亿元。
养猪这玩意,看着简单,其实里边不确定因素太多了。
熟悉养猪产业的人都知道,养猪业素有“赚一年、平一年、赔一年”的“猪价周期”,此外还面临瘟疫、环保、土地、资金等诸多难题。
是否能穿过周期,并躲过瘟疫,是猪企成功的关键。
最近的猪周期,始于年。那一年,猪肉价格到达冰点,整个养猪业亏损近亿元,每头出栏猪平均亏损86.9元。刚刚上市的牧原股份勉强维持盈利,仅仅赚了万。
而后,历经年的回升、年的再次亏损,直到非洲猪瘟突然来袭,全国有超过万头生猪被扑杀。截止年7月底,全国生猪存栏损失量接近60%,福建、苏皖及两广存栏损失超70%。
随之而来的,市场上的生猪急剧减少,国内猪价急速攀升。
秦英林夫妇的财富盛宴,正是得益于眼下的“超级猪周期”。
猪周期的本质,其实就是供需关系的变化。
最直观的表现,就是猪肉价格的周期性变化,猪肉价上涨——能繁母猪存栏量大增——生猪供应增加——猪肉价格下跌——大量减少能繁母猪——生猪供应量下降——猪肉价格上涨……
如此循环往复,是为周期。
对所有猪企来说,周期就是一场危机:既是危险,也是机遇。
4尾声
年,为了脱贫,正读高中的秦英林鼓动父亲去养猪。
这年冬天,父亲冒雪去挖了一个多月莲藕才凑了块钱,买了20头猪仔。可是,由于缺乏防疫知识,没多久就病死了19头,亏得血本无归。
这让秦英林意识到,养猪原来是个技术活。
后来,秦英林想尽办法学技术。“我到处都注意养猪知识,甚至报纸上的小广告都不会放过。”
对于养猪人而言,看着自己的猪死去,确实太痛苦了。
猪瘟固然可怕,但令大多数养猪人退却的,却是猪周期。
赚了亏,亏了赚,赚了再亏……永无止境,试问有几个人能挺得住不撤退?
事实上,历史告诉我们,没有一个猪企,能安全躲过所有猪周期。
牧原,会是例外吗?
外贸寒冬下死里逃生今日一选
经济学博士好文推荐:美国悍然强关中国领馆,我们要做这些最坏准备!
金石道人居珠江之畔,偏爱历史,以投资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