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我举起拳头,面向鲜红的中国共产党党旗重温入党誓词时,神情定会庄严,感慨必然万端,尤其是宣读到“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时,每每都会热血沸腾,心中次次都能油然升起一股舍我其谁的感觉。打小,我通过小兵张嘎、鸡毛信中的海娃、王二小,再到后来雷锋、王杰、欧阳海、刘英俊等英雄人物,特别是少年时反复背诵毛主席“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牺牲”一词逐渐定格在我脑海里,后来就懂得牺牲原来是指为正义事业而献出生命的一种壮烈行为。
近几年,通过汉字学习,才知道“牺牲”本指古人用于祭祀的祭品,再准确地讲“牺牲”原是两头稀罕的牛。
牺牲两个字都是从牛字旁,自然与牛息息相关。
讲“牺(犧)”之前,先讲羲与义(義)。
羲,会意兼形声字。
上边从我(刀锯)下从截去头的简豕形,中间两小点表示宰割时溅出血点等。羲金文
上从羊中间为我下为豕,变成了既杀猪又宰羊了。羲篆文
简猪形讹变为兮。隶变后楷书写作羲。義,会意字。甲骨文
上从羊下从我(刀锯),会用刀等工具宰杀羊。羲与義同源,只是宰杀前者为猪后者为羊,后来两字渐行渐远。新中国成立后,羲没有简化,常用于人名,如伏羲、王羲之,義本借乂来表示,后又加点作义。
牺(犧),会意兼形声字。由于羲专用于人名,于是本义宰杀牲畜作祭品之义,另加义符牛,即篆文
从牛从羲(羲,指正义等,兼表声)。隶变后楷书写作犧,此字将牛、羊、豕三者合为一体,绝了。犧今简化为牺。选取与羲、稀同音的西字作读音,其实也暗藏着物以稀为贵的意思,因为毕竟纯色的牲天下难寻。另外,西是栖的本字,古文是鸟在太阳西下时归巢歇息之意,这里似乎也暗藏许多寓意,敬请大家自我揣摩。牺,本义就是指用于祭祀用的纯色牛羊。
牺,还指古代一种有雕饰的酒尊,此义旧时读suō,现在没有这个读音了。这里借酒再来聊聊“尊”。
尊,会意字。甲骨文
从酉(酒杯)从廾(双手),会双手高举酒杯敬酒之意。篆文
将双手省为寸。尊字上面那两点,好似酒香逸出,整字呈现出温馨、雅致、以礼相待的场面。古时候,能有余粮酿酒,能捧起酒杯敬酒或者能端起酒杯饮酒的人,自然地位不一般,于是就有尊敬、尊重、尊贵、令尊、尊姓大名、尊卑、五岳独尊、养尊处优等词的涌现。用作量词,一尊佛像,五百尊罗汉,满满敬意;就连火炮,也被尊称为某某尊大炮,“装填”的都是正能量。尊贵之人发出的号令、指示后,反馈的自然是遵守、遵照、遵行等。
尊本义为酒杯,根据酒杯材质古人造出樽、罇、墫等。不过,放在当下,人们大都直接用杯替代。只不过,少了一些文化传承之韵味了。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要是把诗中“樽”换成“杯”,那酒是不是变了味。
牺尊,顾名思义就是酒尊之形仿照牛的形象而制。据《周礼》记载,古时有六尊,除牺尊外,还有象尊、著尊、壶尊、太(大)尊和山尊。
这里展示两具牺尊(春秋战国各一尊),以飨读者。
第一尊,现收藏于上海博物馆。年,山西省浑源县李峪村出土。春秋晚期的青铜器,高33.7厘米,长58.7厘米,重10.76公斤。此尊纹饰华丽繁缛,构图新颖,牛首、颈、身、腿等部位装饰有以盘绕回旋的龙蛇纹组成的兽面纹。
第二尊,现收藏于齐文化博物馆。据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