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速递第期肺消融后支气管胸膜

有人去过北京中科医院 http://pf.39.net/xwdt/170210/5218641.html

大家早安,继续关于肺消融术后支气管胸膜瘘相关文献的阅读和分享,希望大家对这个疾病能有足够的认识。

肺消融后支气管胸膜瘘:2例经验及文献复习背景:肺肿瘤消融合并的支气管胸膜瘘(BPF)罕见,但严重。本文的目的是研究其特征和治疗方法。材料与方法:例的肺微波消融术(MWA)中有2例(0.3%)并发BPF,并有文献记载。在两个电子数据库中搜索了肺肿瘤消融后报告的BPF病例。病例选择和数据收集由3名独立审阅者完成。结果:一名56岁的男性和一名61岁的女性在MWA后发展为BPF并死亡。从8篇文章中鉴定出13例BPF,其平均年龄为63.8,男性为61.5%,具有足够的信息。在这13例病例中,有5例(38.5%)患有肺部合并症,3例(23.1%)有肺部手术史,7例(53.8%)患有与肺胸膜相邻或邻接的目标肿瘤,6例(46.2%)发生了严重感染。放置胸管,胸膜固定术,内窥镜治疗,手术及其他治疗后,治愈了12例,其中1例死于BPF和肺炎。结论:BPF是一种罕见的但严重的肺消融并发症,其管理需要多学科和个体化的治疗策略。讨论BPF是支气管和胸膜腔之间的窦道,可能是由坏死性肺炎/肺气肿(厌氧菌性,化脓性,结核性和真菌性)、肺肿瘤、肺损伤和医疗治疗并发症(如肺活检,胸管引流,胸腔穿刺术)或放射疗法引起。更常见的是由于支气管残端无法愈合而导致的肺部手术并发症。随着肺肿瘤热消融的发展,偶有报道了在肺RFA后进行BPF的报道,但很少有关于在MWA后进行BPF的报道。肺消融后BPF的发生率为0.4%(4/)至0.6%(2/)。根据我们对例肺MWA手术的经验,其发生率为0.3%(2/),与文献报道的发生率相近。尽管发病率低,但死亡率却很高。在我们的研究中心中,有2名(50%)死于BPF,回顾性文献13名中有2名(15.4%)死亡。肺消融引起的BPF的发生可能是多因素病因。支气管和胸膜腔之间的窦道的形成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1)在涉及支气管的手术中穿刺和消融肺部损伤可能会诱发BPF。脏层胸膜和邻近肺组织的消融导致脱水,并可能降低肺组织的弹性,从而影响穿刺道的闭合。包绕穿刺道周围的肺活性组织会妨碍穿刺道的主动修复过程。在这种情况下,大量的气胸可能在术中或消融后不久发生。(2)胸膜间隙和支气管之间的坏死组织脱落但未被感染后,可能形成BPF,并可能出现迟发性气胸。(3)消融坏死区感染或并发坏死性肺炎,崩解区与支气管和脏层胸膜相通。当将坏死和/或受感染的组织排出或排入胸膜腔时,可能形成BPF。我们和其他中心文章报道了肺气肿是肺消融后气胸的危险因素。在报告的13例BPF病例中,有5例(38%)患有肺部合并症,包括肺气肿,COPD和肺大泡。回顾文献中病例6的BPF特征提示,肺部高压可能促进BPF的形成。另外,据报道,肺气肿的存在显着增加了肺脓肿的风险,可能促进了BPF的形成。但是,我们中心有2例无慢性肺合并症。因此,肺气肿可能是BPF的潜在危险因素,但这需要确认。Yoshimatsu等发现,消融灶周围出现的GGO与胸膜的接触与迟发性或复发性气胸的发生频率显着相关。已经证实,GGO在组织病理学上与凝固性坏死相对应。因此,这可以通过在针插入部位周围的胸膜和肺组织的坏死性变化和破裂来解释。文献综述中13例肿瘤中有7例(54%)与本中心病例1的肿瘤相邻或邻接肺胸膜。我们中心病例2的目标肿瘤未与胸膜接触,但GGO接触了。因此,GGO与胸膜的接触可能与BPF的形成有关,并且如果避免了累及胸膜的大范围消融,可能会降低发生BPF的可能性。文献中13例中的3例(23%)和我中心的1例有肺部手术史。尽管我们中心病例1的目标病变是周围的,但离右肺门相对较近,这是术后改变所致。这促进了GGO与胸膜和支气管的交通。因此,尽管需要确认,但肺部手术史可能是BPF的另一个危险因素。消融区和周围组织的感染可能会促进胸膜和支气管之间的组织崩解,从而导致BPF。消融后数周甚至数月,感染和BPF可能会发生,就像我们中心的病例2和所复习文献中的病例11、12和13一样。在文献中的13例病例中,有6例(46%)被记录为严重的消融后感染,包括5例脓胸和2例肺炎。感染可能促进BPF的形成,而BPF可能引起或加重感染。但是,在这些情况下,无法确定引起这种并发症的确切原因。有必要进一步积累类似病例并分析危险因素,以弄清其确切原因并修改消融技术以预防BPF。通过本报道的15例气胸的特征,我们发现从临床表现中,尤其是在存在胸管的情况下,BPF的诊断通常是显而易见的。提示消融后BPF的临床特征包括大量气胸延迟或复发,胸膜腔内空间稳定增加以及持续漏气。使用标准和薄层平扫CT,大多数瘘管可以被证实。在我们中心的13个BPF中有7个(54%)以及我们中心的两个BPF均在CT图像中显示了瘘管。此外,支气管镜检查和相关检查可用于定位/确认BPF。如当前2例报道的13例所示,大多数BPF与明显的并发症发病率和死亡率相关,但是BPF的管理仍然是临床医生面临的主要治疗挑战,需要各种综合治疗,包括胸膜固定术,支气管内治疗和/或手术治疗。15例中因BPF引起的大型症状性气胸需要立即放置胸管以帮助肺部复张,而15例中的2例仅用胸管成功治疗。外科手术是BPF的积极而传统的治疗方法。瘘管的成功治疗与相关脓胸腔的治疗相结合。手术是BPF的不错选择,尤其是在出现脓胸时。当认为需要时,应尽快完成手术清创,修复和/或切除。如果治疗时间过长,则继发并发症的可能性更高,并且生存率受到不利影响。在15例中有4例采用手术治疗。在4例患者中,有2例(文献中的案例3和12)在BPF发作后不久接受了手术并已治愈,而其他2例手术在发作后2周(案例6)和60天(文献中的案例2)进行了手术,失败了。在许多肺切除患者中,尤其是心肺储备差的患者人群中,对全身麻醉和外科手术干预的风险构成了挑战。Cannella等人建议微创治疗,例如仅使用胸管就足以治愈BPF。但在15例中的13例中,放置胸管后仍存在漏气现象。胸膜固定术是BPF的微创治疗方法。引流管可以充当注射各种硬化剂(如细菌成分,抗生素和纤维蛋白胶)的导管,以促进胸膜固定术。在15例中有6例进行了化学性胸膜固定术,但只有1例胸膜固定术在支气管内闭塞后成功。大的气胸和持续的漏气使其他5例胸膜固定术失败。支气管闭塞可部分缓解漏气时,胸膜固定术似乎更容易生效。支气管内处理是BPF的另一种微创治疗方法。在15例中有8例使用了支气管栓塞,其中7例(87.5%)停止了漏气。可以使用弹簧圈,纤维蛋白胶,oxycel棉,氰基丙烯酸酯,zelacin胶,自体血栓和硅树脂栓塞材料进行支气管阻塞。亚历山大等报告了消融后单向支气管内瓣膜治疗4例BPF,在放置瓣膜后4例气胸中有3例消失。该瓣膜可防止空气进入肺部的排泄部位,但可正常清除粘液和碎屑,甚至可引流气胸。结论BPF是肺消融后罕见,严重且具有挑战性的并发症。支气管与胸膜腔之间的窦的形成可能与胸膜和支气管的穿透和消融损伤,坏死组织的脱落以及感染组织的崩解有关。BPF的高风险因素可能包括肺气肿,GGO与脏层胸膜接触,肺部手术史以及消融区感染。所有这些都需要通过系统研究来证实,这很困难,因为肺消融后的BPF很少。BPF的管理需要多学科的治疗策略,应个体化。原文:ZhengA,YangX,YeX,HuangG,WeiZ,WangJ,HanX,NiX,MengM.Bronchopleuralfistulaafterlungablation:Experienceintwocasesandliteraturereview.IndianJCancer.Dec;52Suppl2:e41-6.doi:10./-X..PMID:.译者述评:

BPF的高风险因素可能包括肺气肿,术中GGO与脏层胸膜接触,肺部手术史以及消融区感染;

BPF的治疗方法包括抗感染、胸腔引流、胸膜固定、支气管栓塞等;

BPF需要多学科、个体化治疗。

译者简介:

靳勇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医院介入科主任、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全国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消融治疗委员会常委、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介入治疗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肺癌微创综合治疗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科技部创新产业联盟肺癌消融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江苏省介入医学会委员兼妇幼介入学组组长、江苏省抗癌协会肿瘤介入治疗委员会常委、江苏省妇幼学会妇产介入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苏州市介入医学会副主任委员。曾荣获苏州大学优秀共产党员、苏州市卫生系统优秀共产党员、中核宝源优秀共产党员、苏州市医德医风标兵、苏大附二院“十佳”医生等称号。

专业特长:

1.肝硬化消化道大出血、顽固性腹水、门静脉血栓的介入治疗

2.肝癌、肺癌、肝血管瘤等良恶性实体肿瘤的介入微创治疗

3.食道、胃肠道、呼吸道狭窄及胆道梗阻的介入微创支架治疗

4.出血及血栓栓塞性疾病的介入微创治疗

5.子宫腺肌症、子宫肌瘤、盆腔瘀血综合征的介入治疗

6.痔疮的介入微创治疗

7.创伤性淋巴瘘的介入治疗

门诊时间:周二上午周四上午

读书、健康、微创介入治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uadw.com/asjj/887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