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白癫疯办法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170601/5419408.html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声称非洲猪瘟是生猪的杀手(“ASFkillspigs”),这里,有必要对“生猪”再认识,以提高动物疫病防控的精确性和准确性(简称“精准”)。为了讲清楚这个问题,先来理解两个新概念:1.元猪。国外的培育品种猪通过人工授精方式生产的猪,称为元猪,比如:长白猪就是一元猪,长白猪与约克猪杂交得到的后代就是二元(杂交)猪,长白猪与约克猪交配产下的后代再和杜洛克猪交配产下的猪就是三元猪。2.方猪。国内的地方品种猪通过自然交配方式生产的猪,称为方猪,比如:贵州小香猪,野猪。虽然没有条件开展统计流行病学工作,但可以肯定地讲,被非洲猪瘟杀戮的猪几乎都是元猪,这是一个很关键的统计亮点。于是,假设来了:非洲猪瘟是元猪的克星但不是方猪的克星?需要流行病学工作者给出“四格表”数据来检验这个假设。如果这个假设成立,那么,可以推论:通过自然选择的猪遵循了自然法则,通过人工选择的猪遵循了社会法则。我们知道,传统饲养(也可以说是传统散养)越来越被轻视,正在取而代之的是集约化、保姆式养殖,在这种所谓的“良种良法”下,方猪越来越少甚至濒临灭绝。因此,我们要试问:发生非洲猪瘟是由于传统饲养造成的还是由集约饲养将病毒引入殃及传统饲养?比如,有些地区从来没有发生过口蹄疫,那里的群众常年都是养殖方猪,但由于为了改变饲养方式引入了元猪而发生了口蹄疫,进而又让方猪也感染发病,对此开展的调查结论是:由于养殖落后造成口蹄疫病的发生。这是在让当地的方猪背黑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明智的人开始抵御“饲料+兽药”模式下的成长起来的元猪,进而选择“道法自然”的方猪,然而,方猪由于生长慢,周期长,产量少,越来越成为高层级的小众消费倍受青睐。从这个角度来讲,遗传资源管理工作是失败的和无效的,因为,元猪已取代方猪在中国的大地上无处不在,而方猪很难看到了。这是历史的悲剧。因此,本文呼吁加强地方品种的保护与开发力度,尊重自然选择的抗病力和适应性。